眼下,康樂縣1.53萬畝馬鈴薯喜獲豐收。
在康豐鄉楊&村農豐合作社馬鈴薯種植基地裏,收穫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飽滿的馬鈴薯翻出,經分揀後快速裝袋,采收景象一片繁忙。據了解,往年馬鈴薯采收全靠人工,效率低、易受損;今年馬鈴薯實現全程機械化運作,從種植、田間管理到采收,無需大量人工,既降低了成本和損耗,産量也超出預期。
為精準核算收成,該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專業技術人員現場開展測産工作。工作人員遵循“隨機抽樣、科學測算”原則,選取3個代表性地塊,劃定標準測産小區,通過統計株數、稱重和記錄等流程,測算出畝産量預計在3500公斤以上,達到豐産目標。
今年,康樂縣以“農機+農技”雙輪驅動助力農業發展,不僅在馬鈴薯種植中推廣深耕整地、精準播種等機械化技術,還將該模式推廣應用到中藥材、蠶豆和玉米種植等領域,讓科技紅利惠及更多農戶。(記者 馬琼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