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2 17:49:37 來源: 民族日報

和政縣:“小螺絲”鋪就致富路

2025-11-12 17:49:37     來源: 民族日報
字體:
分享到:

  眼下,和政縣三十里鋪鎮的地環種植基地裏,一幅熱鬧的豐收畫卷徐徐展開。1300多畝的田壟上,地環藤蔓下藏着鄉親們增收致富的“寶貝疙瘩”,一年一度的豐收季讓這片土地充滿歡聲笑語與忙碌身影。

  田埂間,大型採挖機轟鳴作響,鐵鏟深入濕潤的土壤,將一串串帶着泥土芬芳的地環翻出。白潤飽滿的根莖掙脫束縛,如珍珠般在田壟上鋪開,折射出誘人的光澤。農戶們或蹲或彎腰,緊隨其後,雙手麻利地撿拾、分揀、裝袋,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三十里鋪鎮地處和政縣中部,黃河支流牛津河穿境而過,常年光照充足、降水適中,加之疏鬆肥沃的土壤,為地環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這種學名“甘露子”的特色作物,因螺旋狀根莖形似螺絲,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螺絲菜”“寶塔菜”。其肉質脆嫩無渣,自帶清甜風味,既是腌制醬菜、涼拌佐餐的上等原料,又具有健脾開胃、潤肺止咳的藥食同源價值,無論商超貨架還是電商平台都深受青睞,市場需求常年穩定。

  今年,三十里鋪鎮緊扣農業産業振興思路,將地環種植作為特色優勢産業重點培育,在陰山村、灑麻浪村、三十里鋪村等村劃定核心種植區,通過“合作社+農戶”模式推動規模化種植。為破解農戶“種不好、賣不掉”的顧慮,鎮上積極牽線搭橋,引入本土龍頭企業山河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全程參與,從優質種苗供應、田間管理指導到病蟲害綠色防控,提供全流程服務,為産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前散戶種植不成規模,品種雜、産量低,賣價也沒保障。加入了合作社,啥都不用愁!”陰山村地環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馬喻擦擦額頭的汗,語氣裏滿是底氣。他介紹,今年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種植450多畝地環,開春與山河公司簽訂保底收購協議,每斤2.4元兜底,徹底打消市場波動的顧慮。“按現在的長勢,畝産保底2600斤,一畝地純收入4000多元。等技術更成熟,産量還能提升,明年我計劃再擴種,帶動更多鄉親增收。”

  豐收的喜悅不僅屬於種植戶,更輻射到周邊村莊的勞動力。灑麻浪村村民馬龍正忙着將分揀好的地環裝筐,妻子在一旁清點數量,夫妻二人配合默契。“家裏有老人要贍養,孩子上小學,出去打工不現實。現在合作社就在家門口,我和媳婦每天都來幹活,男的幹重活分揀裝袋,女的做細活挑揀雜質,我一天能掙150元左右,工資當天結算。”馬龍笑着説,如今家裏日常開支有了着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據三十里鋪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統計,僅核心種植基地就已吸納200多名周邊群眾穩定務工,真正實現“家門口就業、炕頭邊增收”。在地環採挖、分揀、運輸的産業鏈上,不少村民還做起“兼職”,用自家三輪車幫忙運送貨物,增加額外收入。

  “小小地環雖不起眼,卻成了鄉親們致富的‘金疙瘩’‘錢串子’。”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虎萍華&&,下一步,鎮上將聯合農業部門編制標準化種植手冊,建立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積極對接電商平台和大型商超,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推動地環産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産業化發展,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黃金産業”,帶領更多群眾在致富路上穩步前行。(記者 周俊清 通訊員 黃文文)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