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11 15:16:56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鎮原:凝聚新鄉賢力量 繪就振興“好圖景”

2025-11-11 15:16:56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鎮原縣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作用,大力實施“賢”助“鎮”興行動,動員引導廣大新鄉賢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共同繪就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和美鄉村“好圖景”。

  “賢”商回歸帶項目 激活振興新動能

  在位於鎮原縣新城鎮小峴村的錦運泰聲學裝備製造(甘肅)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工人們正熱情高漲、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件折彎壓型、衝孔、組裝、噴塗等一系列工序。

  該公司是鎮原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王建勇,在縣上“賢”助“鎮”興行動的感召下,返鄉投資2.05億元建設的聲學裝備製造公司。公司落地後,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産技術和管理經驗,還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許多原本只能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收入穩定了,生活也更有盼頭。公司還定期邀請行業專家為村民們傳授聲學裝備製造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不少村民通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長,從普通的勞動力轉變為具備專業技能的産業工人,自身價值得到了極大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鎮原在外創業和企業工作的成功人士達1200多人。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鎮原縣敏銳地捕捉到新鄉賢資源的巨大潛力,依託統一戰線廣泛聯絡優勢,積極搭建平台,以鄉情為紐帶,以政策為支撐,全力推動“賢”商回歸。近年來,縣鄉兩級先後舉辦“迎老鄉、回故鄉、話發展”“慶新春、敘鄉情、謀發展”新鄉賢聯誼活動30多場次,縣級領導帶隊赴新鄉賢比較集中的杭州、成都、深圳等地開展鄉情招商、親情招商、以商招商活動65批次。

  在“賢”助“鎮”興行動的感召和濃厚鄉情的牽引下,張華、閆希軍、王志強、王建勇、甄海清等一大批鎮原籍在外企業家紛紛響應,帶着資金、技術和項目回到家鄉。他們有的投資建設現代化農業産業園,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特色農業,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有的投身文化旅游産業,挖掘鎮原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點和文化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為鎮原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賢”助共富幫産業 蹚出增收新路徑

  今年5月14日,“高原媽媽”(公益)國際藝術館在杭州正式開館,這標誌着以慶陽刺繡為典型代表的隴繡傳統技藝傳承及女性公益幫扶事業,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該館是由鎮原籍企業家、新鄉賢王志強投資2100萬元建設的集文化普及、作品陳列與社會公益於一體的藝術平台,是助力慶陽刺繡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帶動鄉村婦女增收致富的又一重大幫扶舉措。自2021年3月,王志強在鎮原縣發起設立“高原媽媽”公益項目以來,累計設立“高原媽媽刺繡工作站”26個,簽約香包刺繡傳承人654人、剪紙藝人35人,培訓3900多人,帶動4000多名婦女就業,通過非遺技藝實現穩定增收。

  鎮原縣充分發揮新鄉賢人脈資源豐富、對外&&廣泛等優勢,積極牽線搭橋,為當地産業發展引入更多資金、技術和先進理念。聚廣利現代設施蔬菜種植基地裏,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被引入,讓蔬菜産量和質量大幅提升;開邊現代農業産業園中,新鄉賢帶來的先進理念和資金支持,推動了産業園的多元化發展,拓展了農産品的銷售渠道;縣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內,新鄉賢牽線搭橋引入的文化資源和藝術項目,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為文化産業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在新鄉賢的助力下,鎮原縣特色産業不斷壯大,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蹚出了一條具有鎮原特色的增收新路徑。

  “賢”領新風樹標杆 涵養和美新風尚

  鎮原縣發揮新鄉賢在培樹文明新風、引領道德風尚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引導新鄉賢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在矛盾糾紛調解、政策建議等方面發揮作用。

  資深律師、文化學者脫明忠在他的視頻號上發布小視頻144條,出版《解讀潛夫論》13.5萬字,舉辦專題講座20余場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於右任書法研究所所長焦宏澤,退休後返回家鄉拿出全部積蓄,建成了一座書法館,展陳刺繡、石刻、陶器等千余件書法作品與文博産品,免費供人觀賞,自費復刻116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碑刻,潤物無聲教化群眾,截至目前,累計接待各地訪客5000餘人次,舉辦碑拓培訓班3期,開展書法交流活動30余場次,免費放映電影300多場次。

  在孟壩鎮王灣村“樹下説事點”、方山鄉方莊村“鄰里議事院”、太平鎮棗林村“小春説事室”等村級矛盾糾紛調解點,白生銀、李小春等40多名熟悉鄉情、威望高的新鄉賢人士被聘請為義務調解員,參與法治宣傳、矛盾調解等工作,以接地氣的方式方法防範化解鄉村各類矛盾糾紛70多起,成為推動鄉村和諧穩定的重要力量。

  同時,鎮原縣積極引導新鄉賢發揮自身優勢,投身公益事業,以點滴善舉匯聚溫暖力量。在文化方面,王志強、席鴻凱等多位新鄉賢捐資建成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連續資助“村晚”“村BA”等活動,極大豐富了群眾精神生活。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王昭輝、王志磊等捐贈安裝太陽能路燈、整修道路和水渠,有效改善了村民出行與農田灌溉條件。新鄉賢們持續關注困難群體,劉晟宏、陳寶元等通過捐贈物資和助學金幫扶學生,王自宇等人還為農戶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積極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切實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 張凡 通訊員 申寶)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