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7 18:29:08 來源: 平涼日報

崆峒區零工“小市場” 激活就業“大活力” 優化營商“好環境”

2025-11-07 18:29:08     來源: 平涼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近日,崆峒區新北嘉苑7號樓二樓的“零工市場”內人頭攢動,務工人員通過電子屏瀏覽崗位信息,企業招聘專員現場解答用工需求,一派供需兩旺的熱鬧景象。該市場的建成運營,正是崆峒區破解企業“招工難”與務工人員“求職難”結構性矛盾的關鍵舉措,通過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集崗位推介、技能培訓、權益維護、便利服務於一體,以“零工進園 護航項目”專項行動為載體,搭建起高效便捷的用工對接平台,讓勞動者“有活幹、幹得好、權益穩”,為區域就業穩定與企業健康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針對馬路勞動者、季節性勞動者等群體“站馬路等活、憑運氣找活”的困境,崆峒區構建“線上+線下”雙線對接體系,讓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精準“牽手”。線上依託“零工幫”小程序、抖音直播間等平台,常態化開展直播帶崗活動,截至目前已舉辦2060場次,發布招聘信息271期,完成求職登記8754人,幫助7500余名零工實現就近就地就業,讓“指尖找活”成為常態。

  線下則創新推出“零工快車 送工上門”“零工進園 護航項目”定制服務機制,一方面與平涼工業園區等區內外996家企業、行業協會保持常態化對接,另一方面主動“走出去”,與揚州領益、嘉興亞特、昆山富士康、珠海智迪等優質企業簽訂長期就業協議,累計組織勞務輸轉3014人。“以前找活要在路邊等,現在市場裏有專門的崗位推薦,還能去外地大企業上班,收入穩定多了。”剛通過市場找到工作的務工人員王師傅説。這種“走進一個市場,解決多種需求”的模式,徹底打破了供需信息壁壘。

  零工就業的權益保障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企業合規用工的關鍵。崆峒區從規範運營與權益維護雙管齊下,為零工市場築起“安全網”。在監管層面,該區加強對零工市場規範化運營的指導,深入轄區企業開展合規用工、勞動爭議法律法規、工傷認定等政策宣傳解讀30余次,幫助企業厘清用工責任邊界,提升合規用工意識,從源頭減少勞動糾紛。

  在維權層面,市場設立“孫玉林調解室”,組建人社、工會、司法等9部門聯合調解團隊,形成“一站式”維權服務格局。截至目前,團隊已累計處理勞動爭議案件34起,涉及金額143.24萬元,涵蓋工傷待遇爭議、勞動關係解除、工資支付等各類常見糾紛,切實保障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也有效降低了企業用工風險。這一舉措不僅讓零工就業更“安心”,更實現了全市非公企業調解組織“零”的突破,為區域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奠定基礎。

  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就業需求,崆峒區推出“5+X”個性化服務模式,讓零工市場更具“溫度”。針對馬路邊勞動者、大齡群體等四類重點人群,市場免費提供臨時休息、手機充電、飲水服務、政策諮詢、洽談交流五項標準化服務,並根據群體需求延伸“X”項個性化服務,如“送崗下鄉”“彈性工時”等方案。截至目前,服務窗口已接受諮詢超1萬人次,下鄉發放崗位需求表8.9萬餘份,幫助眾多困難人員實現“家門口就業”。

  同時,崆峒區不斷拓展服務深度與廣度,將技能培訓納入零工市場服務體系,圍繞企業急需工種和技能要求,精準開展短期、定向式崗前培訓和技能提升課程20次,覆蓋300人次,有效提升零工人員就業競爭力與崗位適配性。此外,該區還在柳湖、花所等鄉鎮設立零工服務點,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最終實現勞動者“好就業”、企業“好招工”、政府“好治理”的“三好”模式。

  如今,崆峒區的零工“小市場”已成為激活就業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大引擎”。據了解,下一步,崆峒區將持續完善零工市場服務功能,推動零工就業從“零散化”向“規範化”轉變,為穩定就業大局、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保障。(記者 齊榮)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