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7 18:29:45 來源: 平涼日報

涇川:生態築基 産業興農

2025-11-07 18:29:45     來源: 平涼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涇川縣錨定“綠色興縣”戰略,持續推進林果業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與産業發展互促共贏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從荒山禿嶺到綠意盎然,從零星種植到規模經營,從傳統果業到現代産業,涇川林果業正以強勁態勢,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

  深秋時節,走進涇川縣官山林場,層林盡染,金黃與翠綠交織,遠山如黛,近樹婆娑。微風拂過,落葉輕旋,陽光透過樹枝灑下斑駁光影,護林員的腳步聲與鳥鳴相和,勾勒出一幅靜謐而生機盎然的生態畫卷,見證着涇川綠色發展的堅實足跡。

  多年來,涇川縣始終把生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續推進國土綠化、生態修復和林草資源保護。特別是“十四五”以來,通過實施隴中地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六盤山綜合治理等重點項目,累計完成退化林修復14.67萬畝、人工造林6.6萬畝、封山育林2.83萬畝,建成義務植樹基地9處,創建省級森林小鎮4個,綠色通道454公里,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7.25%。先後榮獲“甘肅省實現綠化第一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生態林業建設先進縣”“全國水土保持先進縣”等稱號,綠色已成為涇川最靚麗的發展底色。

  秋染涇川,垣上風光正好,蘋果銷售正酣。田間路旁,一筐筐紅艷艷的蘋果堆成小山,果農們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忙碌地分揀、裝箱、過秤。外地客商的貨車排成長龍,交易聲、説笑聲此起彼伏,空氣中瀰漫着濃郁的果香,映照着蘋果産業帶來的紅火日子和富民實景。

  高平鎮果農王懷貴喜悅地分享:“今年蘋果價好,我家的10畝果園預計收入能超20萬元。現代栽培模式讓我們嘗到了甜頭。”這既是科技賦能的成果,也是市場優質優價的體現。

  在生態改善的同時,涇川累計實施蘋果園新建及補植、設施配套、果園提質增效等項目52項,完成投資43億元,全縣蘋果面積穩定在18.2萬畝,其中矮化密植園1.75萬畝,配套立架滴灌1.3萬畝。今年蘋果價格創近五年新高,果品總産量達28萬噸,預計果農人均收入1.85萬元,果品收入佔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

  今年涇川縣成功盤活運營恒興果汁廠,建成年産2萬噸蘋果清汁生産線,招商引進甘肅樂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産1000噸優質果脯生産線。這些項目的落地運營,有效打通了涇川林果産業在精深加工上的關鍵環節,推動産業從以鮮銷為主的初級階段,向全産業鏈協同發展的縱深階段邁進。

  在補齊加工短板、延伸産業鏈的同時,涇川縣通過體制機制創新,為産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整縣試點為契機,涇川持續深化“三權”分置,累計頒發林權不動産登記證1.3萬本、林權收益權證5700本,有效激活林業資源。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建成藏香豬、生態土雞等養殖示範點9處,發展林下養蜂2000多箱,培育新型經營主體8家,形成“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多元發展格局。

  涇川縣沐錦源合作社負責人劉勇宏&&:“林改明確了權益,林下養殖拓寬了路子。合作社現年出欄藏香豬800多頭,有效帶動了50余戶農戶參與。”

  從“綠起來”到“富起來”,從“生態美”到“産業興”,涇川林果業正以堅實的步伐,書寫着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生動篇章。(記者 褚翊超)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