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崇信:林下養雞生態富民-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平涼崇信:林下養雞生態富民

2025-11-07 09:01:22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崇信 林下養雞生態富民

  在崇信縣木林鄉東陽寨村的刺槐林裏,一群群羽色鮮亮的五黑雞正啄食草籽、追逐昆蟲。村民楊軍提着竹籃穿梭林間,從雞窩裏撿拾新鮮雞蛋,滿是笑意地説:“這林下雞和生態蛋不愁賣,今年光養雞就能多賺2萬多元!”這片曾閒置的林地,已成了東陽寨村村民的“致富林”。

  “守着好林子,咋能讓它生金?”東陽寨村林地資源豐富,但利用率不高,成為村“兩委”班子一直琢磨的事。2024年,村黨支部書記李愛斌發現林下養雞既能利用林地空間,生産生態農産品,又契合消費者對綠色食材的需求。“雞吃林間雜草、害蟲,糞便還能肥樹,形成‘林養禽、禽促林’的循環,一舉兩得!”李愛斌的想法,很快得到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支持。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村“兩委”牽頭成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爭取産業扶持資金建起標準化雞舍,從外地引進抗病性強的五黑雞、珍珠雞、貴妃雞等品種,由村集體規模化養殖,示範帶動農戶以庭院經濟方式分散養殖。將零散的林地變成了規範的養殖基地,林間小道旁立着“生態養殖區”的標識牌,雞舍裏安裝了通風、溫控設備,處處透着現代化養殖的氣息。

  “剛開始心裏沒底,怕養不好賠本。”東陽寨村楊麗回憶道,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不僅提供雞苗、飼料,還請來縣畜牧中心的技術員定期上門講解,從疫病防控到日常管理,手把手教大家科學養殖。“以前喂雞憑經驗,現在知道啥時候防疫、怎麼配比飼料,成活率從原來的70%提升到了95%以上。”

  隨着首批林下雞出欄,東陽寨村的生態土雞憑藉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的特點,很快在縣城及周邊打開了市場。“現在每週都有客戶打電話預訂,周末還有城裏人開車來村裏買,説是吃林間蟲草長大的雞,放心!”合作社負責人梁志軍介紹説,目前合作社存欄土雞9000隻,日均産蛋700多枚,産品通過線下門店和電商平台雙渠道銷售,訂單也很穩定。

  林下養雞,林地“活”起來,帶動了村民增收。村裏採取“村黨組織+股份經濟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村民認領雞苗在自家林地散養,合作社統一回收銷售。“我年紀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在家裏喂雞、撿雞蛋,一個月能掙1900元,還能照顧家裏。”62歲的村民周小琴説。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馬國順 通訊員 趙富生

【糾錯】 責任編輯:鄭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