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十四五”收官在即,為展現五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實踐經驗,即日起,酒泉融媒推出系列報道,記錄前行足跡,解讀奮進密碼,全景式呈現酒泉大地上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
“十四五”以來,酒泉市積極構建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貫通培育主導産業、支柱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新興産業,全市工業增加值從2021年的296.1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398.3億元,年均增長8.3%。

深秋時節,在震耳欲聾的機械轟鳴聲中,一個個快速推進的項目激戰正酣,全市工業經濟畫出了一道強勁有力的上行線,酒泉大地處處充滿發展的信心與期盼。
五年,是一個時間刻度,也是一次發展跨越的歷程。
這五年,酒泉市堅決扛起經濟社會發展主力軍責任,凝聚全市之力抓工業拼經濟。“十四五”期間,預計全市規上工業年均增長11%以上,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工業增加值達398.3億元,預計“十四五”末總量達435億元,佔GDP比重穩定在39%。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突破100億元,達120億元以上。
強化統籌
工業經濟向上向好

“十四五”期間,酒泉市堅持“大運行、大協調、大保障、大服務”工作理念,“政策+機制+清單”構建多層次運行監測體系,持續推進落實領導幹部包抓聯、“六必訪”和“日監測、周調度、旬預警”定期調度及紅、黃、藍分類指導調度、“一企一卡”規上企業運行&賬等工作機制,堅持定期召開運行調度會、分析研判會、復工復産推進會等,及時深入重點園區和企業,掌握突出問題,精準調度項目進度,全力推動工業經濟穩中有進。全市工業增加值從2021年的296.1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398.3億元,年均增長8.3%,佔全市生産總值比重穩定在39%左右。預計“十四五”末,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435億元,同比增長9%,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
石油行業佔規上工業比重從2019年初的56%下降至30.3%,現代化工從2019年初的零基礎到2024年的11.8%,有效改變了“一油獨大”的局面。新能源行業佔規上工業比重不斷增加,2024年佔比達32.5%,其中電力行業佔22.3%、新能源裝備製造業佔10.2%,新能源産業從只有發電企業到新能源裝備製造迎頭趕上。
系統推進
産業集群更強更優

這五年,酒泉市一以貫之構建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貫通培育主導産業、支柱産業、特色優勢産業和新興産業。
聚力壯大新能源裝備製造産業,讓風電産業鏈整體實現本地化生産。酒泉經開區成為全國最大的陸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光伏裝備製造上下游産業鏈逐步貫通,不同技術路線的儲能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全省首個氫能裝備製造項目建成投産,光熱裝備、智慧電網裝備産業破冰發展,新能源裝備集群獲評甘肅先進製造業集群。
不斷推動化工産業向“精”延展,以綠色低碳為主線,持續優化産業結構,推動石油化工轉型升級,擴大煤化工産業規模,延長精細化工産業鏈條,完善化工新材料産業形態,補齊基礎化工原料短板,強化綠電化工耦合發展,全力服務巨化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全市引進化工項目200個以上,建成投産115個,在建42個,培育規上化工企業72戶,玉門市化工新材料産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着力提升礦産品加工産業質效,堅持不懈激活現有資源、提高發展質量、擴大持續增量,推進煤炭、有色、黑色、非金屬及建材等礦産資源精深加工産業迅速壯大,提升産業質量和效益。2021年至2024年,礦産品加工業分別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241.7億元、318.6億元、340.4億元和367.4億元,2025年預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産值380億元。
聚焦傳統産業改造升級方向,突出高端引領、數智賦能、綠色支撐,深入實施製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升級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工程,打好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2021年至2024年,推動100多個“三化改造”項目建設,促進石化化工、冶金有色、裝備製造、煤炭建材等重點産業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和工藝升級。
培育壯大新興産業,立足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發展定位,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新興産業集群式發展初顯成效。以酒泉特色道地藥材為主體,依託祁連山藥業等制藥企業和化工園區醫藥中間體企業,打造“原料+製劑”的行業領軍企業。聚焦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重點領域,重點培育發展新能源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基本形成先進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製品和複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石墨烯材料等特色鮮明、引領帶動作用強的新材料産業鏈。
積極發展未來産業,探索應用智能控制、智能傳感、模擬倣真等關鍵核心技術,推廣柔性製造、共享製造等模式,推動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工業互聯網、5G全連接工廠等發展。加快酒泉雲計算大數據中心算力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推動算力與電力一體化發展,加速培育智能算力服務産業。深化規劃布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招引低空保障綜合服務企業,構建“低空經濟”産業鏈,打造集技術研發、生産製造等為主的低空經濟産業園。
突出創新引領
科産融合走深走實
這五年,酒泉市深入推進“點—鏈—面”結合的産業創新載體建設,優化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流程,引導更多企業建設各類研發載體。研究制定新技術新産品認定管理辦法,探索制定新技術新産品評價體系,加大“三首一新”産品推廣應用力度。

加強製造業人才培育,以創新企業家、先進製造業技術人才、先進基礎工藝人才等培育為抓手,打造高質量産業科技人才隊伍,為工業企業418名人員申辦“高層次人才就醫服務保障卡”,營造人才在酒發展良好環境,壯大企業中堅骨幹力量。
強化科技平台培育,全市累計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9家,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10家,省級行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産業技術創新聯盟1家。認定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2戶,省級工業設計中心16戶,省級生産性服務業示範企業9戶和省級生産性服務業功能示範區2個。
深化生産性服務業發展,認真落實強工業行動提升生産性服務業能力行動計劃,聚焦生産性服務業關鍵領域,制定《酒泉市市級工業設計中心認定管理辦法》,形成“省級示範+市級梯隊”培育體系,為工業産品提檔升級夯實基礎。玉門油田老君廟礦區先後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工業遺産,玉門油田成功創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工業文化專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工業文化研學實踐教育試點示範基地”。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蓄勢。站在新的起點上,酒泉市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貫徹落實行業穩增長工作要求,挖掘增長潛力,深化助企解難、政策落地、動能培育、要素保障等工作,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酒泉實踐新篇章。(記者:郭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