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6 14:28:30 來源: 酒泉市融媒體中心

非凡“十四五”丨千里沃野繪“豐”景 “農”墨重彩促振興——酒泉市“十四五”期間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綜述

2025-11-06 14:28:30     來源: 酒泉市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十四五”時期,酒泉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緊扣市委“1246”總體思路,以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為重要突破口,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五年來,全市農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科技雙輪驅動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徑。

  五年來,市委“1246”總體思路為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通過統籌布局金塔、玉門、瓜州等縣域特色産業,全市已形成區域互補、錯位發展的現代農業産業體系。

圖片

  在落實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的決策部署中,酒泉市堅持設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同步發展,標準化生産與市場化運營齊頭並進,累計建成戈壁設施農業24萬畝,佔全省戈壁設施農業總面積的近一半。今年上半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51.7萬畝,形成優質設施菜、加工外銷菜、大田露地菜、秋季復種菜多元發展的産業格局。230萬噸酒泉瓜菜暢銷北上廣,敦煌杏桃、瓜州玉門枸杞、金塔肉蓯蓉、肅北牦牛、阿克塞哈爾騰羊等特色農産品市場佔有率持續攀升。目前,全市63.8%的耕地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配套水渠和林網建設,年均投入農業科技資金超3000萬元,綜合生産能力顯著增強。

圖片

  酒泉市還將科技創新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第一動力,在種業創新、智慧農業、綠色技術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在種業發展方面,2025年全市制種面積達78萬畝,較上年增加3.18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種子基地35萬畝。開展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新培育自主知識産權品種71個,“敦玉49號”玉米入選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6項種子出口技術性貿易措施專業評議結果被海關總署標法中心採納。蔬菜種子年産量佔國內用種量的50%,花卉種子年産量佔國內用種量的70%,酒泉市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玉米良種繁育基地和最大瓜菜花卉外貿制種基地。隨着甘肅玉米種業研究院的落地,酒泉市玉米制種研發擁有了省級平台,為種業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智慧農業方面,推廣北斗導航、無人機植保等新技術54項,中以(酒泉)綠色生態産業園應用智能溫室與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實現節水率超50%、增産率超10%。金塔縣東壩鎮昱航生態農莊等園區的“雲種田”模式,更是讓農民通過手機app實時監控大棚環境參數,實現精準化管理。這些創新實踐表明,數字技術正深度重塑全市農業生産方式。

圖片

  酒泉市積極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斷延伸産業鏈,為農業增值拓展新空間。“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有效帶動了農戶與現代農業生産有機銜接,推動西蘭花、枸杞等農産品出口東南亞、歐美市場,全市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建成農産品精深加工項目60個,去年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73.5%,玉門市的甘肅普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肅州區獲批全國農産品骨幹冷鏈物流重點縣。農旅融合方面,敦煌市立足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享譽國內外的旅游品牌,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游協同發展,形成“農旅互促”新格局。肅州區依託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成全國最大的非耕地設施蔬菜示範區,打造了集農業生産、觀光休閒、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這種“接二連三”的融合模式,不僅提升了産業附加值,更讓農民分享到全鏈條增值收益,為實現共同富裕注入持續動力。

圖片

  農村改革持續釋放發展活力。今年上半年,肅州區、敦煌市省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規範化試點穩步推進,完成掛牌交易項目60項、金額3911.3萬元。農民合作社規範率達85.4%,“五有”合作社佔比達80.6%,村級債務化解進度達91.7%,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25.87萬畝,土地規模經營率42%。鄉村建設方面,累計改造農房3.57萬戶,創建省級“和美鄉村”19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年均增長44%。累計新建農村公路2290公里,供水改造惠及12萬人,醫療養老服務體系日益完善。這些改革舉措有效激發了農村資源要素活力,顯著改善了農村發展條件,增進了廣大農民群眾的福祉,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片

  經過五年來的不懈奮鬥,酒泉市農業農村發展邁上新&階。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4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75%,高效節水面積達131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33%。去年,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考核居全省第二;村級集體經濟不斷夯實,村均收入達35.6萬元、增長44%。今年上半年,一産增加值增長6.7%,分別高於全國平均增速3個百分點、全省0.6個百分點,增速連續11個季度保持全省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21年的21923元增至2024年的27285元,增長24.5%。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2024年糧食總産量達57.94萬噸。這些成績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科學決策、得益於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的艱苦奮鬥、得益於發展路徑的正確選擇。(記者:張花)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