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5 17:50:20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甘南臨潭:小黨參“串”起鄉村振興致富鏈

2025-11-05 17:50:20     來源: 甘南州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近年來,臨潭縣深挖本地生態與資源優勢,將中藥材産業列為驅動鄉村振興的核心引擎,通過科學布局産業規劃、精準落實扶持政策、下沉開展技術指導,推動中藥材種植從“零散分佈”向“規模集聚、標準生産、全鏈發展”轉型,蹚出一條特色産業賦能民生的增收新路。

  憑藉得天獨厚的土壤質地與光照優勢,臨潭縣城關鎮成了臨潭縣黨參生長的“黃金産區”之一。眼下正值黨參采收旺季,走進城關鎮教場村黨參種植基地,藥香瀰漫田間,藥材采收機正在有序作業,經深耕、晃篩後,黨參破土而出,工人們一字排開,撿拾藥材,並將成捆藥材簡單處理後裝袋壓實。陽光下,一根根飽滿壯實、色澤鮮亮的黨參整齊堆放,既凝結着農戶一年的汗水,更承載着鄉村振興的希望。

  黨參種植大戶賈雙喜高興地説:“今年我鐘了60多畝,一畝地産量500多斤至600斤,能賣27萬多元。”

  中藥材産業不僅讓種植戶的“錢袋子”鼓了起來,更搭建起周邊村民“家門口就業”的增收平台。在臨潭縣城關鎮教場村的采收現場,務工群眾楊金花正快速清理黨參根部的泥土,再將清理乾淨的黨參碼放成垛,動作麻利又嫻熟,臉上滿是忙碌的喜悅。

  “這會兒是挖藥季節,我在這兒務工,一天220元左右,給家裏增加點收入。”楊金花笑容滿面地告訴記者。

  近年來,城關鎮立足轄區氣候、土壤等自然稟賦,將中藥材種植確定為帶動群眾增收的支柱産業,通過整合涉農資源、對接技術專家、搭建服務平台,為藥農提供從選種、種植到管護的全流程技術指導,及時解決種植過程中的各類難題。截至目前,城關鎮已建成當歸種植基地6個,面積550畝;黨參種植基地13個,面積1828畝;黃芪種植基地3個,面積200畝。如今,一片片中藥材種植基地不僅成為田間地頭的“風景線”,更化作群眾手中增收致富的“金鑰匙”。(記者 丁海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