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合作市佐蓋曼瑪鎮地瑞村村民完瑪草拿着積分卡,走進村裏的“巾幗家美積分超市”。她用上半年積攢的50個積分,兌換了一瓶洗衣液和一盒牙刷。“參加村裏環境整治積20分,被評為‘最美家庭’積30分。”完瑪草笑着説,“現在大家搶着幹活,誰都不甘落後!”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合作市各村、社區已成為常態。市婦聯幹部田妍介紹,自2022年以來,全市累計投入45.5萬元,新建34個巾幗積分超市,實現了8個社區、39個行政村全覆蓋。這些超市由鄉鎮街道、村社區婦聯直接管理,通過“以行動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方式,有效激發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
在勒秀鎮羅哇村,村委會公示欄上張貼着最新的積分排行榜。村民可以通過參與環境整治、孝老愛親、移風易俗、志願服務等12個項目獲得相應積分。村婦聯主席才讓吉説:“自從有了積分制,村民參加集體活動的出勤率提高了70%,房前屋後衞生狀況也明顯改善。”
為確保超市長效運行,市婦聯創新資金保障機制。據悉,市婦聯聯合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規定,明確村集體經濟收益可以用於超市物資補充,多渠道籌措物資和支持運營。
如今,積分超市已成為合作市推動鄉村振興、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重要載體。在堅木克爾街道,居民通過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積累積分;在卡加曼鄉,農戶因發展特色産業獲得額外加分;那吾鎮則將積分與“文明家庭”典型推選緊密結合……一張小小的積分卡,正悄然改變着農牧民的生活習慣和精神風貌。
合作市“巾幗家美積分超市”已構建起成熟的積分管理體系,積分應用場景正不斷向金融服務、就業幫扶等多個領域拓展延伸。下一步,合作市將持續完善積分管理制度,探索“積分+”新模式,推動文明行為與信用激勵、社會資源有效聯動,讓文明不僅有分值,更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價值回報,真正實現德者有所得、有榮更有獲,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文明動力。(記者:袁玉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