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在玉門市,早班公交車在新鋪的柏油馬路上緩緩駛來,市民從容上車,開啟新的一天。街邊早餐店飄來的香氣與漸漸熱鬧的街景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晨間畫卷。
“如今等車不再是一件煩心事。”家住玉門市新市區天昊小區的郭蘇楠登上公交車,在靠窗位置坐下。作為這條線路的老乘客,他深切感受到出行的變化,過去等車常常需要二三十分鐘,遇到雨雪天氣更是不便。現在發車間隔縮短到10分鐘—12分鐘,上班路上輕鬆了許多。
這份便利,正是玉門市“十四五”期間持續推進交通建設的縮影。5年來,玉門市以“當好交通先行官、鋪好經濟發展路”為指引,建成了一批重點交通項目。全長37公里的紅色旅游公路將沿線景點串聯起來;中試基地道路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玉門互通立交的成功改造,更讓53米長的風機葉片得以順暢通行,徹底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大件運輸難題……
道路建設的成果不僅體現在城區,更惠及廣袤鄉村。至目前,玉門市新改建農村公路237.4公里,12個鄉鎮59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硬化路、通客車。這些縱橫交錯的農村公路,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也成了帶動鄉村産業發展的“致富路”。
在完善路網的基礎上,玉門市持續推進運輸服務提質升級。新投入的88輛純電動出租車穿行在大街小巷;95128電召平台讓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智慧交通信息平台的建成,通過路産管理、安全監控等功能,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這些日益完善的交通網絡,正在為玉門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公鐵聯運智能物流園區,入駐的40家物流企業日夜運轉;正在加緊建設的煤炭鐵路專用線將進一步完善多式聯運體系,顯著提升區域煤炭保供能力。
四通八達的路網,連接着玉門這座城市的各個角落,串聯起玉門人踏實而溫暖的生活。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每一條新修的道路都在見證着發展,書寫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靳娜娜 周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