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玉門市黃閘灣鎮立足鎮域實際,以産業振興為核心抓手,圍繞“糧食安全、高原夏菜、高效制種、畜牧養殖、農旅融合”五大領域協同發力,通過強基礎、優布局、拓渠道,生動勾勒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嚴守糧食安全“生命線”,築牢穩産增收根基
黃閘灣鎮聚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重要支撐,精心打造1萬畝玉米連片示範區和3000畝小麥連片示範區,實現糧食種植面積1.78萬畝,超額完成下達任務46.3%。同時,積極整合碎片化耕地1.2萬畝,創新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集約化經營模式,吸納農戶420戶,讓分散土地聚成“發展合力”。引進大型播種機、收割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化設備,機械化作業率達95%,實現“耕、種、管、收”全程機械化。此外,邀請市農業農村局專家組建專班,開展專項指導15次、技術培訓5場次,發放手冊400余份,覆蓋農戶320餘人次,為糧食增産注入 “科技動能”。經實地測産,玉米、小麥畝均增産10%以上,糧食安全底線進一步夯實。
激活高原夏菜“新引擎”,打造特色産業標杆
為破解高原夏菜存儲難題、提升産品附加值為目標,黃閘灣鎮精準施策,投資新建佔地5400平方米的農産品倉儲物流集散中心,配套倉儲庫房3座、150噸地磅一台,規劃佔地100畝露天農産品晾曬堆放場,構建起“存儲 + 集散”一體化保障體系。在産業發展上,重點培育辣椒等優勢品種,通過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産銷對接,帶動全鎮高原夏菜種植面積達2.08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31%。同時,主動對接周邊城市企業,簽訂農産品直供協議,打通産銷 “快車道”。今年以來,高原夏菜産業帶動參與1200余戶農戶戶均增收2.2萬元,讓 “菜園子” 真正變成了農戶的 “錢袋子”。

打造高效制種“增長極”,引領産業升級發展
堅持“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方向,黃閘灣鎮持續推進制種基地提檔升級。目前,全鎮重點發展胡蘿蔔、茼蒿等蔬菜制種,以及波斯菊、百日等花卉制種,制種面積達2.9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3%。為提升制種品質與效益,引進優質制種品種12個,建立制種技術全程指導體系,開展制種技術培訓4場次,培育制種專業戶150余戶,制種純度達98%以上,産品質量獲市場廣泛認可。如今,制種産業年産值達1.2億元,帶動農戶戶均增收3.2萬元,産品遠銷新疆、寧夏等地,合作企業達20余家,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拓寬畜牧養殖“致富路”,構建多元養殖格局
聚焦養殖産業提質增效,黃閘灣鎮精準發力,加大對養殖企業及大場大戶的幫扶力度,構建“種苗補貼+技術支持”雙驅動模式,切實降低農戶養殖成本,激發養殖積極性。針對布魯湖生態養殖鵝産品銷售堵點,主動對接市場需求,與多家加工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徹底打通産銷鏈路。截至目前,全鎮已調引優質肉羊5025隻、肉牛511頭,肉羊、肉牛、家禽、生豬存欄量分別達85162隻、2150頭、35378隻、4238頭,畜禽存欄總量同比增長10%,多元、穩健的養殖格局持續鞏固。
做優農旅融合“大文章”,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
深度挖掘鎮域文旅潛力,高效整合“果巷花苑”3A景區、布魯湖生態循環養殖旅游景區等核心資源,打破産業壁壘,推動農業、文化、旅游、康養四大領域深度融合,構建“農旅+”發展新格局。在此基礎上,積極培育農家樂、採摘園等多元旅游新業態,重點打造“周末經濟”特色産業鏈;同步在布魯湖景區精心規劃建設水上垂釣區,並落地建成綜合生態養殖示範區。此外,創新舉辦踏青賞花、文化旅游節、“湖光悅動·仲夏歡歌”周末狂歡及游園通關等系列特色活動,持續豐富文旅體驗,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黃閘灣鎮將持續優化産業布局,強化科技賦能與品牌建設,推動五大産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樣板,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的願景變為實景。(吳亞飛 張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