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敦煌市緊扣“兩城兩都一圈”發展布局,以“莫高精神”為內核,在文化傳承、生態治理、産業升級、民生改善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2024年地區生産總值突破百億大關,這座千年古城以嶄新姿態展現“人類敦煌·心嚮往之”的獨特魅力。
文化鑄魂:千年遺産活化傳播
敦煌市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方針,推動文化遺産從“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跨越。數字賦能方面,深化與敦煌研究院合作,建成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二期),通過8K超高清技術還原壁畫細節;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復原工程取得突破,“數字藏經洞”上線4個多月吸引全球29國近3萬人次訪問。文旅融合上,成功舉辦八屆敦煌文博會等國際活動,入選“東亞文化之都”;創新培育低空旅游、研學旅游等業態,打造《又見敦煌》等精品演藝年演出超2300場,開發22類研學産品、建成22家研學基地。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030.82萬人次、旅游收入95.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5%和37.84%。品牌建設成效顯著,上榜2025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連續三年獲“甘肅省文旅賦能型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形成“一核、多圈、一廊、多線”格局。
生態築基:大漠綠洲守護重生
敦煌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築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取得歷史性突破,構建“南護水源、西拒風沙”生態防線,五年累計造林2.05萬畝、草原封育13.33萬畝,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較2014年分別減少19萬畝、5萬畝,科技賦能提升治沙效率。水資源保護方面,通過規劃論證、精準節水、水權改革三大舉措,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超93%,今年收儲160萬立方米水權保障工業發展。城市生態品質大幅提升,今年投資5643.29萬元實施17個綠化項目,建成6座口袋公園、改造6座小游園,打造56個主題花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主要污染物濃度達國家一級標準,森林覆蓋率提升至3.54%,新增3000余個綠色就業崗位。
産業強基:多元驅動升級突破
敦煌市打破“文旅獨大”格局,構建“文旅引領、能源支撐、科技賦能”産業體系。新能源産業集群發展,獲批指標491萬千瓦,已並網281萬千瓦,建成完善電網框架,落地全釩液流儲能等項目,年均提供清潔電力超30億千瓦時。循環經濟園區盤活閒置土地200余畝,完善基礎設施,助企融資540萬元,形成四大産業集群。
民生為本:幸福指數提質升級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絡成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新增停車位2000余個;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建成特色民俗村和採摘園,發展300余家鄉村旅游接待戶。公共服務全面提質,21所中小學、幼兒園硬體改善,今年高考本科上線率達98.48%;市醫院綜合門診樓投用,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全覆蓋;新建89個村文化服務中心,“文化下鄉”年均演出100余場。社會保障更加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超98%,醫保全覆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1萬人次。敦煌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唐囡囡 楊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