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5 15:09:09 來源: 秦安縣委宣傳部

秦安:創新流動黨員管理模式 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

2025-11-05 15:09:09     來源: 秦安縣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雖然常年在外務工,但黨組織的關懷從未遠離。通過微信群參加組織生活,感覺自己始終是黨組織的一員。”在蘭州西固區宏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裏,來自秦安縣王尹鎮的黨員王小康一邊看著手機上的“流動黨員之家”微信群,一邊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説。

  從“失聯黨員”到“線上活躍分子”。王小康的經歷,正是秦安縣眾多流動黨員的縮影。三年前,他和妻子一起來到蘭州打工,由於工作地點不固定、&&方式經常變更,漸漸與原黨支部失去了&&。“那段時間,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心裏總覺得空落落的。”王小康回憶道。

  轉機發生在2024年春節返鄉期間。秦安縣組織部門開展的“拉網式”排查,讓他重新找到了組織。“村幹部專門上門登記我的信息,幫我加入了微信群,還送來了學習資料。”王小康説,現在他不僅定期參加線上組織生活,還在微信群裏積極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

  四步工作法織密“組織關愛網”。秦安縣針對流動黨員“去向難掌握、管理難到位、作用難發揮”等問題,創新推行“入戶查、電話訪、微信聯、網格排”四步工作法,對全縣438個村(社區)實施全面排查。

  “我們堅持以支部為單位,嚴格落實‘雙找一聯’常態化排查機制。”秦安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趙振介紹説,通過這種方式,全縣精準掌握流出黨員467人、流入黨員184人,建立了“一人一檔、一村一表、一鎮一冊”動態&賬。

  在蓮花鎮郭河村村書記馮世傑的辦公桌上,記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流動黨員&&冊。“每個月我都要和村裏的6名流動黨員逐一通話,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情況。”馮世傑説,今年以來,他已經累計電話聯絡63人次。

  流動黨支部成為“溫暖之家”。在蘭州市西固區,秦安縣設立的流動黨員黨支部已經成為當地秦安籍黨員的“第二個家”。走進黨支部活動室,飲水機、微波爐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墻上懸挂着鮮艷的黨旗和入黨誓詞。

  “ 去年冬天,我在工地受傷,是黨支部幫我&&了醫院,還協調解決了工傷賠償問題。”來自隴城鎮的黨員張曉凡感激地説。截至目前,這個流動黨支部已經為黨員提供政策諮詢152人次、技能培訓33場、解決急難問題26件。

  “四個一”機制架起連心橋。秦安縣建立的流動黨員“月溝通、季發放學習禮包、半年走訪慰問、每年組織座談”的“四個一”工作機制,有效架起了黨組織與流動黨員之間的連心橋。

  今年春節期間,在秦安縣行政中心舉辦的“返鄉黨員座談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0多名流動黨員歡聚一堂。“看到家鄉的變化,我感到非常自豪。”在東莞中外運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郭東霞當場&&,願意為家鄉農産品運輸供應鏈上提供一些技術指導和加工項目對接。

  流動黨員成為發展“新動能”。通過精細化管理,秦安縣的流動黨員們正成為推動家鄉發展的重要力量。按照“按需設崗、因能定責”的要求,全縣為335名流動黨員設置了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等專屬崗位。“我在微信群裏看到村裏蘋果銷路是個揪心事,就主動&&了村書記,提供了一些快遞客單。”在蘭州從事餐飲店的黨員劉旺立説。今年以來,像劉旺立這樣的流動黨員立足崗位承諾踐諾事項573個、參與志願服務785人次、提交發展建議259條。

  “我們將繼續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完善流動黨員管理服務體系。”秦安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陳小剛&&,要讓每一名流動黨員都能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在各自崗位上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秦安貢獻力量。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