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隴東大地碩果纍纍。在莊浪縣廣袤的田野上,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馬鈴薯進入集中采收期,種植戶們正抓緊晴好天氣進行採挖、分揀和裝運,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得益於科技措施的廣泛運用和産業化模式的深入推進,莊浪馬鈴薯在産量和品質上均實現新突破,為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莊浪縣水洛鎮李碾村的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一座座整齊排列的防蟲網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棚內機器轟鳴,薯形勻稱、個頭飽滿的馬鈴薯破土而出,昭示着今秋的好收成。據基地負責人介紹,科技是今年豐收的關鍵。

圖為水洛鎮李碾村的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 董春輝 攝
“我公司依託建設項目,搭建了162座防蟲網棚,並在縣農技中心人員指導下,配套應用水肥一體化、全程機械化、降解膜以及統防統治等技術,建成莊薯3號、莊薯5號馬鈴薯原種繁育田200畝,預計可生産優質原種600噸,帶動全縣繁育一級種薯4000畝。”甘肅俊豐種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王文元説。

薯形勻稱、個頭飽滿的馬鈴薯原種破土而出。 張婧 攝
科技的精準賦能不僅提升了原種的質量和産量,還通過“原種—一級種”的繁育鏈條,輻射帶動全縣馬鈴薯種薯産業升級,為商品薯生産提供了堅實的種源保障。與此同時,規模化種植和産業化經營模式也展現出強大的帶動效應。在莊浪縣永寧鎮秦洼村,種植大戶正組織人力與機械進行大規模收穫。

永寧鎮秦洼村馬鈴薯種植田的豐收場景(航拍圖)。 董春輝 攝
“我今年種植馬鈴薯約300畝,主要品種為莊薯3號、莊薯4號、莊薯5號和隴薯7號。從目前收穫情況看,畝産約2噸,總收入約24萬元。”莊浪縣蘇鵬農業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蘇鵬鵬&&,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務工等方式,帶動100多戶農民就業,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據了解,多年來,莊浪縣依託自身科研優勢,持續深耕馬鈴薯新品種選育與引種試驗,“莊薯”系列等自育品種已成為當地主栽品種,為馬鈴薯産業持續健康發展注入了強勁的科技動能。

産量高、品質優、口感好的莊薯5號。 董春輝 攝
“莊浪縣作為脫毒種薯繁育優勢縣和馬鈴薯産業大縣,今年主栽品種包括莊薯3號、莊薯4號、莊薯5號、隴薯7號和冀張薯12號等,種植脫毒種薯5萬畝、商品薯31萬畝。”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藝師柳志華介紹,目前馬鈴薯收穫工作有序推進,已完成95%。散戶已全部收穫完畢,部分大戶、家庭農場及合作社正在加緊采收。從當前收穫情況看,整體産量喜人。
從水洛鎮到永寧鎮,從集中連片的繁育基地到農戶忙碌的田間地頭,莊浪縣的馬鈴薯産業正沿着科技化、標準化、規模化的道路穩步前行。這片黃土地上的“金豆豆”,不僅承載着豐收的喜悅,更寄託着鄉村振興的願景,將持續為莊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堅實力量。(董春輝 李穎琳 張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