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岷縣 藥香飄滿致富路
金秋時節,藥香滿溢。在素有“千年藥鄉”美譽的定西岷縣,70萬畝中藥材迎來了全面採挖的豐收季,從田間地頭到生産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在岷縣寺溝鎮老鴉山,種植戶包平安正搶抓晴好天氣,帶着家人採挖自家的70畝黨參。“黨參已經挖了40多畝,準備清洗後賣給收購商。家裏還有60多畝當歸,黨參挖完就輪到它了。”包平安的言語間,滿是豐收的踏實與喜悅。
這份喜悅,源於得天獨厚的自然饋贈。岷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平均海拔2751米,高寒氣候與疏鬆肥沃的黑鈣土,共同孕育了品質道地的當歸、黃芪、黨參。其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質上乘,每年都吸引着八方客商紛至沓來。
“今年黨參的品質和行情都不錯,我準備採購幾噸。”來自安徽的客商李剛一邊仔細挑選藥材,一邊讚不絕口。
優質藥材的種苗也同樣炙手可熱。在閭井鎮張寨村的種苗基地,種植戶趙平正與來自青海的客戶商談價格。“苗子長得特別好,客戶剛已經預訂了,一袋子400元!”簡單的對話,道出了岷縣中藥材從源頭就備受青睞的市場地位。
隨着鮮貨上市,中藥材的鮮切加工也迎來了“黃金期”。走進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藥香撲面而來。在無塵生産車間內,現代化設備高效運轉,空氣凈化與紫外線消殺系統全天候守護着生産環境。
“進入採挖季,我們的訂單也大幅增加。車間4條生産線、20多名工人正加足馬力、全線生産,確保所有訂單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生産線線長顏軍霞介紹道。
作為扎根岷縣的本土企業,中魯藥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道地藥材的“硬核支撐”。“藥材好,藥才好。”公司産品研發總顧問康玉龍一語道破天機,“我們依託岷縣道地藥材,進行食藥同源大健康産品的精深加工,目前有6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東南亞,今年銷售額預計能達到2個多億。”
生産線上,女工李秀蘭身着無菌服,熟練地檢查着藥包密封性,她笑着説:“在廠裏上班,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家門口就業,既能顧家又能增收。”這份工作,為她和許多鄉親帶來了穩穩的幸福。
在提取車間,數十個大型不銹鋼提取罐整齊排列,控制屏上的溫度、壓力參數實時跳動。“現在運行的是當歸有效成分提取工序,罐內溫度85攝氏度,通過3小時循環提取,能最大限度保留當歸多糖、揮髮油等成分。”技術員李環環指着提取罐介紹道。從藥材投料到最終製成當歸粉、黃芪口服液、黨參養生茶,全程實現自動化、無污染的密閉生産。
從田間到車間,從原料到産品,岷縣中藥材産業正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岷縣道地藥材資源優勢,加大科研投入,延伸産業鏈,培育高附加值産品,並建立海外倉,爭取明年銷售額達到5個億,為岷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青山對未來充滿信心。
企業的雄心,與地方政府的戰略同頻共振。近年來,岷縣立足資源稟賦,聚焦“道地、綠色、生態”核心,持續推動中藥材加工産業提質升級,逐步構建起從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中醫藥加工産業實現了從“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跨越,從“單一藥用”向“藥食同源”的拓展。
目前,全縣共有中藥材加工營銷企業14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家,年加工中藥材超20萬噸,産值逾110億元。這片土地上的“千年藥香”,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飄香四海,惠澤萬家。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楊唯偉 通訊員 賈寶明 韓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