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4 17:38:29 來源: 白銀日報

織網架橋讓流動黨員“心有所歸”——靖遠縣創新服務模式加強流動黨員管理

2025-11-04 17:38:29     來源: 白銀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剛在外地安頓好,就收到了村裏黨支部的報到提醒,還進了學習群,感覺就算離得遠,也沒跟組織斷了&&。”這是靖遠縣靖安鄉流動黨員石金艷的真實感受。今年年初,她同往常一樣返回西安務工,本以為會暫時脫離組織,但通過“靖遠黨建”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流動黨員信息採集”二維碼,她迅速地被納入當地的流動黨員管理體系。

  這背後,是靖遠縣為破解流動黨員管理難題,構建全鏈條、閉環式服務新模式的生動實踐,真正讓流動黨員實現了離鄉不離黨、流動不流失。

  織密一張網,讓黨員“流而有蹤”不再難

  “每季度我們都會逐戶摸排,既要更新外出黨員的務工地點、&&方式,也要摸清新來的流入黨員情況,確保一人一檔、動態更新。”靖遠縣永新鄉黨建辦主任李姣拿着厚厚的流動黨員信息&賬介紹。

  今年以來,靖遠縣堅持線上線下同向發力,線上通過公眾號發布《致全縣廣大流動黨員的一封信》和“碼上回家”流動黨員服務報到指南,動員黨員主動報到;線下組織基層黨組織定期摸底排查,梳理完善信息&賬,建立起覆蓋全縣的流動黨員動態管理數據庫。

  據悉,該縣依託閉環管理和共享協作機制,目前已在全國黨員管理信息系統精準登記流出黨員312人、流入黨員58人,並按照“一支部一台賬、一鎮一冊、一縣一庫”的標準進行管理,確保讓每一名流動黨員都能在組織“視線”之內。

  架起一座橋,讓黨員“流而有學”有平台

  “雖然我在外務工,但村上每個月專門在線上組織我們流動黨員進行學習,之前我總擔心錯過組織生活,但支部會定期在群裏提醒我們,我感覺心裏特別踏實。”在蘭州工作的流動黨員趙映琴,説起家鄉的學習安排滿是感慨。

  針對流動黨員分散性強、集中難的特點,靖遠縣創新打造“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矩陣,線下抓住節假日流動黨員返鄉契機,依託鄉鎮黨校、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集中學習655人次、黨性教育143人次、專題黨課168次,為黨員及時補學;線上依託甘肅黨建、微信群等平台打造“指尖課堂”,推送學習資料1680余條,讓黨員隨時隨地能學。

  不僅如此,該縣還為流動黨員搭建作用發揮平台,設立106個流動黨員示範崗,158人次參與承諾踐諾、208人次投身志願服務,不少黨員還為家鄉發展提出98條意見建議,在服務群眾中亮出黨員身份、展現黨員擔當。

  點亮一盞燈,讓黨員“流而有家”暖人心

  “沒想到黨組織這麼關心我們,不僅經常打電話了解情況,還寄來了紅色‘大禮包’,裏面有黨章、黨徽,還有最新的學習資料,拿到手的時候特別感動。”在上海工作的流動黨員王興宏,收到村裏寄來的包裹時,特意拍了照片發到家庭群裏。

  靖遠縣格外注重對流動黨員的關心關愛,為每名流動黨員指定責任心強的&&人,目前已對流出黨員開展談心談話542人次、流入黨員82人次,真正做到黨員流動到哪,組織關懷就跟進到哪。同時,依託村(社區)黨群服務陣地,鏈結民政、人社等部門資源,為256人次流動黨員提供政策諮詢,幫助2人辦理證件、推薦就業渠道。

  更暖心的是,該縣還開展流動黨員“六個一”系列活動,為312名流出黨員郵寄暖心“大禮包”,走訪慰問133戶生活困難的流動黨員家庭,落實106個幫扶政策、幫辦21件實事。

  “不管走多遠,家鄉的黨組織總在牽掛着我們,這裡永遠是我們的‘家’。”若笠鄉曹峴村流動黨員宋敬平的話,道出了靖遠縣全體流動黨員的共同心聲。(記者 蘇黎明 通訊員 楊金龍)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