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1-04 17:37:30 來源: 永登縣融媒體中心

永登:追“青”逐“綠” 繪就生態新畫卷

2025-11-04 17:37:30     來源: 永登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今年以來,永登縣堅定不移地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治理與鄉村振興、城市提質、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以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紮實行動,在莊浪河畔、丹霞山間勾勒出一幅“鄉野煥彩、生態築夢、民生添福”的壯美畫卷,讓綠色成為縣域發展最動人的底色,讓生態紅利成為群眾幸福生活的有力支撐。

圖片

  永登縣以“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全面開展“村村萬樹·綠美鄉村”行動。縣鄉村三級聯動、黨員群眾攜手共進,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植綠護綠新局面。苦水鎮,這個因玫瑰而聞名的地方,如今正以玫瑰為筆,書寫着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全鎮規模化種植玫瑰,遍野的玫瑰不僅為鄉村增添了浪漫的色彩,更催生出蓬勃發展的“花香經濟”。從玫瑰深加工到鄉村旅游,玫瑰産業成為帶動村民增收的“引擎”,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賞花增收”的美好願景。樹屏鎮則依託水墨丹霞景區的獨特資源,巧妙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培育的經濟林,如同綠色的衛士,守護着景區的生態環境,又成為群眾增收的新渠道。旅游服務、林果種植等産業的興起,讓“綠景”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錢景”,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民樂鄉、坪城鄉聚焦生態屏障建設,在山地間播撒綠色的希望。如今,苗木成活率超95%,昔日的荒山禿嶺逐漸變身“綠色堡壘”,為縣域生態安全築牢了堅固的防線。紅城鎮深耕林下經濟,通過林下種植、養殖等創新模式,實現了“一棵樹木、多重收益”的生態經濟雙贏局面,帶動農戶年均增收2000元,讓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在鄉村大地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圖片

  城市之美,在於精緻;民生之暖,在於便捷。永登縣將邊角地、閒置地、廢棄地等零散空間進行精心改造,通過規劃建綠、留白植綠、見縫插綠等方式,打造出一批功能複合、小巧精緻的“口袋公園”。“自從家門口的小游園建好,一家人沒事就出來遛彎,孩子能找到玩伴,老人也能鍛煉身體,特別方便。”居民林女士感慨的話語,正是永登縣城市綠化建設成果的生動寫照。

  生態建設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持之以恒的決心和久久為功的毅力。永登縣始終將守護生態成果作為發展的底線,以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舉措,讓綠色底色始終鮮亮。在生態修復領域,永登縣積極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大力引入綠色環保産業鏈項目,從源頭上減少生態破壞。同時,錨定生態屏障建設目標,全力實施東西兩山生態綠化工程,讓曾經貧瘠荒蕪的山坡逐漸被綠色覆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生態管護方面,秉持“三分造七分管”的理念,將造林綠化的管理責任細化到崗、明確到人,建立科學的獎罰機制,倒逼管護責任落地見效。

  通過開展縣域河流土著魚類採集與人工馴化工作,創新採用“人工馴化—繁育—增殖放流—棲息地保護”的全鏈條措施,以人工生態補償手段,逐步恢復黃河上游特有土著魚類種質資源,推動水生生物資源實現生態平衡,為守護母親河貢獻了永登力量。

  生態治理成效顯著,民生保障同樣堅實有力。永登縣在推進生態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將民生改善放在重要位置。通過發展生態産業,帶動了群眾就業增收,讓群眾在享受綠色生態的同時,也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同時,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在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實施一系列惠民舉措,讓群眾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

  如今的永登縣,從鄉村田野到城市街巷,綠色無處不在,民生福祉節節高升。下一步,永登縣將繼續以生態為筆、以民生為墨,在綠美鄉村建設的道路上奮勇前行,讓生態底色愈發濃郁、鄉村顏值持續攀升、群眾腰包更加鼓實。(馬鈺)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