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鄉縣緊扣打造百億級羊産業鏈集群目標,全力推動羊全産業鏈高質量發展,近三年,累計投資各類資金10億元,構建起了從飼草種植、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到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美食餐飲於一體的羊産業全鏈條生態體系。成功創建全省唯一的國家現代農業(肉羊)産業園,羊飼養量以每年20萬隻的速度遞增,讓“東鄉貢羊”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群眾致富的核心引擎。
夯實基礎,推動養殖提檔升級。持續實施標準化圈舍新改擴建工程,累計建設暖棚圈舍5598戶,並積極推廣自動清糞、自動飲水、自動投喂等現代化養殖設備,顯著提升養殖效率。累計發展萬隻規模養殖企業5家、千隻以上合作社38家、百隻規模養殖場192家,30隻以上養殖戶1.92萬戶,標準化養殖比重持續攀升。2024年羊飼養量達到266萬隻,年出欄量153萬隻、佔全州總量的60%以上,産業規模效應日益凸顯,形成了“政府獎補引導、龍頭企業帶動、多元主體參與”的集群發展新格局。
科技賦能,助力産業提質增效。依託州縣肉羊研究院(中心)和高校科研資源,大力推廣人工授精與胚胎移植技術,年改良羊32萬隻以上,將肉羊良種化率提升至接近80%。通過良種良法配套,肉羊出欄周期平均縮短15天,單只養殖效益提升近20%,制定並實施“東鄉貢羊”兩標準五規程,推動産品品質的標準化管理。“東鄉貢羊”品牌價值評估達63.02億元,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和“甘味”區域公用品牌,榮獲“賦能鄉村振興建設農業強國區域品牌傳播影響力百強獎”等國家級獎項4項,6個肉羊産品成功認證A級綠色食品,品牌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全鏈發展,增加産業集群效應。着力推動産業鏈條從前端向後端、從低端向高端延伸。圍繞“糧改飼”工程,構建“種植—加工—配送”一體化飼草供應鏈,年種植糧飼兼用玉米19.7萬畝,青貯黃貯飼草超45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89%。建成飼草加工企業2家,年加工産能達10萬噸,建成現代化屠宰企業2家,年屠宰能力達70萬隻。培育精深加工企業(合作社)12家,研發“東鄉貢羊”系列産品43個,肉羊精深加工率超過30%,單只附加值提升500元。成功在北京舉辦三大區域公用品牌發布會,不斷完善冷鏈配送網絡和線上“東鄉羊肉雲展廳”,線上年交易額超5000萬元,實現從“售活羊、羊酮體”向“賣産品、賣品牌”根本轉變。
聯農帶農,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積極構建“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戶從分散養殖向合作化、集約化轉型。通過入股合作社、訂單養殖、提供技術指導、人工授精服務等方式融入産業鏈,直接帶動2.93萬戶、11.8萬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實美食産業獎補政策,鼓勵和支持群眾在全國開辦以東鄉手抓、東鄉美食等為特色的餐飲店5650余家,從業人員超3.5萬人,年産值約40億元。依託折紅路&&美食風情線,發展農家樂52家,年創收4000萬元,帶動900餘人就地就業。整個羊産業鏈各環節累計吸納勞動力5000餘人,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形成“標準化養殖”聯結農戶、“美食産業”帶動創業、“加工流通”創造崗位的立體化、多元化促農增收體系。(孟慶源 李自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