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走進靖遠縣北灘鎮鹽鹼地綜合整治項目現場,目之所及之處,曾經制約農業發展的鹽鹼“痛點”,正通過一系列科學治理舉措逐步蛻變,必將為當地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該項目規模10921.36畝,總投資37912萬元。目前,正在進行開挖排鹼溝作業。靖遠縣鹽鹼地綜合整治項目公司副總經理焦雨告訴記者,項目建設內容涵蓋土地平整工程、灌溉與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和産業導入工程五大類,將全方位提升治理區域的基礎設施水平和産業發展潛力。
靖遠縣鹽漬化耕地問題由來已久,現有鹽漬化耕地達38.55萬畝。其中,輕度鹽漬化耕地28.74萬畝,佔鹽鹼耕地總面積的74.55%;中度鹽漬化耕地6.37萬畝,佔比16.52%;重度鹽漬化耕地3.44萬畝,佔比8.93%。這些鹽漬化耕地不僅影響農作物生長,更制約着當地農業産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收入提升,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攔路虎”。
面對這一難題,靖遠縣早有行動。自2014年起便主動爭取各類項目支持,整合多方資源,持續加大鹽鹼地治理力度。“我們一方面對現有重度鹽鹼耕地進行改造提升,全力改善耕地質量;另一方面,對未利用鹽鹼地實施墾造耕地,有效補充區域耕地面積。而對於不適宜開發為耕地的未利用鹽鹼地,將因地制宜發展水産養殖、牧草種植及高效設施農業,讓每一寸土地都能發揮價值。”焦雨説。
該項目堅持“以種適地”和“以地適種”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土地整治、灌水洗鹽、工程排鹼等工程手段,搭配生物化學農藝改良措施,對鹽鹼地進行綜合整治,以此降低鹽鹼化程度,提高耕地質量。在項目後期規劃中,還計劃在區域南側開展牧草加工和畜牧業養殖,在北側利用鹹水發展水産養殖,實現資源循環利用。“通過鹽鹼地改造項目,預計將新增耕地4000余畝,很大程度上能消除靖遠縣的重度鹽鹼地,為鄉村全面振興助入動能。”
為確保治理科學有效,靖遠縣還積極搭建“産學研”合作平台,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已在項目區域實施500畝試驗田項目。試驗田內,已完成清理鹽斑約300畝,開挖排鹼溝2000米,修築田埂1000米,並種植金牧糧草朊草等耐鹽鹼植株。焦雨&&,這些試驗為項目運營期的植株選育、改良劑選擇、土壤準備積累了寶貴實踐經驗,能讓後續治理工作更精準、更高效。
一個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有力保障。靖遠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馬耀春介紹,自項目啟動以來,靖遠縣農業農村局主動作為,前期為項目落地解決審批等各類問題,實施過程中組織技術團隊提供全方位技術指導。項目建成後,還將加大成果推廣,讓治理經驗輻射更多區域。
“十四五”以來,靖遠縣已累計實施鹽鹼地治理項目4個,總建設規模達20298畝,總投資3858.5萬元,直接受益人口25089人,在鹽鹼地治理工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馬耀春&&,下一步,靖遠縣將進一步整合力量,聚焦土壤改良與培肥技術,加大研究和攻關力度,不斷創新鹽鹼地改造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讓鹽鹼地治理成果持續惠及更多群眾,為靖遠縣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築牢堅實基礎。(記者 張萍 米英隆 楊曉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