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花所鎮山藥種植基地迎來豐收。田間地頭,機械穿梭,農戶忙碌,一根根粗壯勻稱、色澤鮮亮的山藥破土而出,農民臉上洋溢着喜悅,構成一幅生動的“金秋豐收圖”。

“今年我們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和水肥一體化灌溉等精細化管理技術,再加上機械化作業,山藥産量和品質都實現了新突破。”基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花所鎮積極對接國家和省級科研力量,創新應用珠芽育苗、深溝高壟、單片挂網等種植技術,並配套專業農機與“深冬眠藏”式貯藏保鮮技術,為山藥産業高産優質提供了堅實支撐。
圍繞山藥産業發展,花所鎮探索“集中規劃+多元引企+示範帶動”發展模式,成功引進3家農業經營主體,帶動3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建成高標準山藥示範種植基地。同時,整合3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資源,在農資統一供應、農機精準服務、勞務有序組織等環節提供全流程保障,推動山藥産業從“零散種植”向“規模化布局、體系化運營”轉型,持續延伸産業鏈條。

積極推行“以勞代訓”模式,今年以來,已帶動周邊群眾務工200餘人次,人均增收達1.8萬元。經初步測算,今年全鎮山藥總産量預計突破350噸,畝産較去年提升約30%,實現産量效益“雙增長”。同時,借助2025年中國蘋果産銷峰會暨靜寧蘋果招商推介大會的宣傳契機,目前已累計銷售山藥約5.8噸。為崆峒山藥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讓“金根根”真正成為農戶增收、鄉村振興的“致富根”。(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