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掖: 借牧帶來生態和經濟“雙贏”
每年十月,祁連山區的牧民便會趕着牛羊群下山,前往溫暖的農區借牧。這背後,藏着一本當地農牧民讓農田“冬閒”變“冬忙”的生態賬和經濟賬。
張掖市民樂縣田野,羊群穿梭在茂密的玉米秸稈地裏啃食,讓秋收過後歸於寂靜的田野變得格外熱鬧。
這幾天,民樂縣開林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尚開林一刻也沒閒着。秋收剛過,他就與肅南縣馬蹄鄉大都麻村的牧民李鵬簽下了一份租地協議——以每畝75元的價格,將合作社270畝制種玉米秸稈地租給對方冬季放牧。
“很多人以為就是收點租金,其實這裡的門道深着呢。”據尚開林介紹,土地租金是第一筆收入。更重要的是,羊群啃食秸稈,直接省去了人工清理或機械粉碎秸稈的成本。
此外,在借牧的5個月裏,羊群在田地裏的踩踏替代了部分淺耕作業,還能為來年春播節省一筆機械費用。
尚開林俯身捏起一撮因羊群活動而變得松軟、混着黑色糞粒的泥土説道:“羊群在田間和臨時羊舍裏排出的糞便,能讓土地更肥沃、更疏鬆,我們還能節省不少購買肥料的費用。”
放牧季,羊群活動對地力的提升,意味着未來幾年持續的增産潛力,這是任何化肥都無法比擬的長期投資。
臨近傍晚,放牧歸來的李鵬走來,親切地和尚開林打起了招呼。他告訴記者,冬季在山上放牧,飼草短缺,還得買飼料補充,一隻羊光飼料成本就得上百元。現在租用玉米地,這裡氣溫高、飼草充足,租金也實惠。
這幾年,肅南縣馬蹄鄉小寺村牧民孫德榮都會選擇下山借牧。“羊吃玉米秸稈上膘情況好,尤其是懷孕母羊,産羔後奶水充足,羊羔成活率比山上高很多。”今年他早早就談好了在甘州區黨寨鎮一片200畝大小的制種玉米秸稈地。
對於今年的收益,他充滿期待:“我有100多只懷孕母羊近期就要産羔,預計一隻月余的羊羔能賣到近700元。”
這種農牧雙贏的良好模式,如今在張掖市各縣區開花結果。這不僅讓山上的草場得以休養生息,也讓農田的秸稈變廢為寶,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康寧 陳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