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解農村地區用火用電隱患多、村民自防自救能力弱等難題,平涼市崆峒區消防救援大隊近日深入轄區農村開展“消防宣傳進農村”活動,通過“田間+家中”雙線模式將消防安全知識“傳進千家,送到萬戶”,切實提升農村抗禦火災能力。
活動期間,消防宣傳人員針對農村冬季火災形勢及少數村民安全意識淡薄、自防自救能力差等特點,採用“拉家常”式宣講讓消防知識更接地氣。在田間蔬菜大棚,宣傳人員聚焦棚內電路設備多、易燃農膜與秸稈堆放密集的實際問題,用通俗語言講解電路老化危害,明確農機具充電與易燃物資的安全隔離距離,並結合真實案例提醒村民“作業後及時清理棚內散落的易燃雜物,定期檢查電路接頭”,從源頭防範大棚火災風險。

平涼市崆峒區消防救援大隊近日深入轄區農村開展“消防宣傳進農村”活動。鄭兵 攝
隨後,宣傳人員敲門入戶走進村民家中,圍繞灶&、插座等家庭火災隱患多發地,詳細講解安全用火用電知識,手把手指導村民排查家庭火災隱患,讓消防知識融入日常生活場景。
“這種‘田間+家中’的宣傳模式,讓村民在熟悉的場景中學會實用消防知識,真正打通了農村消防安全宣傳的‘最後一米’。”平涼市崆峒區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宣傳人員蘇婷介紹説,此次活動不僅增強了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更提升了自防自救能力,為農村地區築起了一道堅實的“安全防火墻”。

近日,平涼市崆峒區消防救援大隊深入轄區農村開展“消防宣傳進農村”活動。鄭兵 攝
據悉,下一步該大隊將結合轄區實際和群眾需求,創新宣傳思路,拓寬宣傳渠道,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群眾樂於接受的方式,掀起119消防宣傳月熱潮。通過持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消防宣傳活動,真正將消防安全知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人人關注消防、人人參與消防”的理念在鄉村落地生根,為鄉村振興營造安全穩定的消防環境。(劉繡明 郗海青 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