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山丹縣敬老院彩帶飄揚、笑語盈盈,“情暖重陽・孝潤丹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此溫馨啟幕。活動以“文化浸潤+志願服務+情感陪伴”多元模式,把傳統節日的溫度與社會關懷送到老人心坎上,讓孝親敬老新風尚在丹城大地深深扎根。

下午3時,活動在熱鬧氛圍中拉開帷幕。這場專為老年群體打造的“重陽派對”,以“藝暖夕陽・共話團圓”為主題,呈現了一場兼具文化韻味與情感溫度的文藝盛宴。縣文化館帶來的舞蹈《樂享夕陽》,演員舞姿輕盈、神態昂揚,生動展現老年人樂觀向上、熱愛生活的精神風貌,台下掌聲陣陣;曙光公益協會演繹的話劇《爺爺奶奶和我們在一起》,憑藉生活化劇情與真摯情感表達,詮釋親情珍貴與孝道力量,不少老人眼眶濕潤;山丹三中學生獻上的古箏合奏《蘭亭序》,琴聲婉轉悠揚、意境雅致,讓老人們在國風雅韻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此外,合唱《明天會更好》、獨唱《送你一朵小紅花》等節目輪番上演,年輕演唱者用清澈歌聲架起青春與夕陽的溝通橋梁。“你們來看我們,還準備這麼多好看的節目,真的太感謝了!”78歲的劉奶奶握着志願者的手,臉上滿是幸福笑容。
活動設置七大實踐服務項目,全方位、多角度滿足老年人生活需求與情感期待,將關愛落細落實到心坎上。“時光留影・定格美好”環節,志願者小徐蹲着幫70歲的劉爺爺整理衣領:“爺爺,頭稍微抬一點,陽光正好。”快門按下後,幸福時刻就此定格。“巧手傳情・暖心手作”桌前,非遺傳承人張春玲握着70歲趙奶奶的手共剪“福”字,耐心叮囑:“奶奶,剪這裡要慢,不然‘福’字的邊容易破。”當“福”字完整展開時,趙奶奶將其緊緊貼在胸口,反復讚嘆:“真好看。”
“健康護航・安心相伴”環節,清泉衞生院的施醫生為陳爺爺細緻問診:“血壓有點高,要少吃鹹的,按時吃藥。”説着便將寫好的“健康小貼士”遞到陳爺爺手中。義剪攤位前,志願者小吳詢問72歲的周爺爺:“爺爺,要剪短點還是留長點?”“跟之前一樣,別太長——這樣顯得精神。”小吳笑着回應,手中剪刀緩緩移動,剪完後還細心幫周爺爺擦拭鬢角碎髮:“爺爺,您現在跟‘老帥哥’似的!”
最溫馨的場景出現在“歲月如歌・溫情同慶”集體生日會。伴隨着《祝壽曲》的旋律,愛心蛋糕緩緩推出,老人們圍坐一圈,閉眼許願、共同切蛋糕,在歡聲笑語中共享甜蜜時刻。隨後的“共品孝膳・共享團圓”環節,志願者與老人們分工協作,揉面、搟皮、包餡,一邊包餃子一邊話家常,現場熱鬧非凡。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溫暖也在每個人心間升騰。考慮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工作人員還專門將餐食送到床前,確保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節日的關懷。
活動中,山丹縣第三中學的50名青年志願者全程參與服務。他們協助開展活動、陪老人拉家常、幫忙打掃衞生,在實踐中深刻感悟“孝”的真諦。“今天我給奶奶梳了頭,聽她講過去的故事,特別感動。原來陪伴就是最簡單也最實在的孝順。”一名學生志願者在活動後真誠分享。青年一代在服務中傳承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在實踐中錘煉本領、增長才幹,展現出新時代青少年的責任擔當與精神風貌。
近年來,山丹縣委、縣政府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高度重視老齡事業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加大投入、完善養老基礎設施、推進醫養結合、開展敬老愛老活動,全縣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氛圍日益濃厚,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持續提升。此次活動既是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生動縮影,也是推動傳統節日與現代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舉措。
下一步,山丹縣將繼續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優化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讓每位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裴曉彬 徐明錦 張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