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30 17:45:19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玉門:千頃棉田迎豐收 科技賦能促振興

2025-10-30 17:45:19     來源: 玉門市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深秋時節,玉門市柳湖鎮4000余畝棉田迎來豐收,大型採棉機在無垠的“白色花海”中往復作業,於廣袤田疇間鋪展出一幅壯美靈動的“銀絨畫卷”。

  “以前我家的地東一塊西一塊,播種、澆水、收割全憑人力,辛苦一年也剩不下多少。如今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零散地塊整合成片,農機直接開進田間,省心又省力,畝均收入也提高了!”岷州村農戶馬有才的一番感慨,道出了柳湖鎮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今年以來,柳湖鎮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農業轉型升級的“先手棋”,流轉土地2000余畝用於棉花種植,同步推進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及路網、渠網配套建設,讓曾經的“零散碎地”蛻變為“連片良田”。

  在推進土地整合的同時,柳湖鎮將高效節水技術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支撐,大力推廣膜下滴灌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依託智能系統實時監測土壤墑情與作物長勢,精準調控水肥用量。此舉不僅將灌溉周期縮短7天,使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40%以上,更實現棉花畝均增産60公斤,切實達到了“節水不減産、提質又增收”的三重效益。

  “我們始終堅持‘科技興農’,積極引進新機械、推廣新技術,既緩解了人工採摘勞力緊缺、成本高企的難題,又構建起全程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種植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生産模式,為棉花增産、農戶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柳湖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煜介紹説。據了解,今年全鎮棉花種植機械化率超過90%,預計畝産可達330公斤。采收後的棉花直接銷往瓜州、金塔等地的紡織企業,實現從“田間”到“車間”的高效對接。

  棉花産業的規模化發展,也帶動了種子農資經營、農機銷售維修、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關聯産業協同發展,為農戶開闢了“土地流轉得租金、就近務工掙薪金、産業增收享紅利”的多元增收渠道,讓群眾真正從産業鏈中獲益。

  柳湖鎮岷州村農戶侯建林就是其中之一,“去年鎮上組織機械技能培訓,我學了裝載機、挖掘機操作,拿到證後在周邊工地幹活,月收入7000元左右,農忙時回家參與棉花種植管理,還能再掙一份錢,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以高標準農田為基礎,以科技為引擎,以多元增收為路徑,玉門市柳湖鎮正持續推動農業與科技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棉花産業與鄉村旅游、農産品加工等新業態融合發展。這片綿延壯美的“銀絨畫卷”,不僅記錄着當下的豐收喜悅,也正成為鄉村振興路上的生動足跡。(盧曉 王旭)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