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欠薪,事關廣大農民工的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永登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遏制增量、消除存量”為根本目標,以整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關鍵突破口,積極探索並構建起一套“事前預防、事中監管、事後懲戒”的全鏈條、閉環式治理新體系,有力推動工作重心從“事後治欠”向“事前防欠”深化轉變,用心用情為農民工群體築牢堅實的“護薪”堤壩,切實保障其勞動報酬權益,取得了顯著成效。
強化制度引領,築牢源頭防控堤壩
永登縣堅持制度先行,從源頭上規範用工行為、壓實各方責任。制定&&了《永登縣人民政府強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實施意見》等綱領性文件,為根治欠薪工作提供堅實的政策依據和行動指南。創新建立“財政+行業主管部門+人社部門”聯審制度,加強對工程項目建設資金的源頭審核與監管,確保工資支付資金到位。常態化設立“星期三領導服務日”,推行“日報告、周調度、月通報”的工作推進機制,在關鍵時間節點組織業務骨幹、仲裁員進駐勞動保障維權服務中心一線辦公,大幅提升欠薪案件調處效率和化解效果。同時,充分發揮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統籌協調作用,推動人社、司法、公安、住建、交通等職能部門緊密協作、信息共享、聯動執法,形成“查隱患、促整改、建機制”一體化發力格局,從源頭上有效預防欠薪風險。
創新監管模式,織密風險預警屏障
為實現對欠薪風險的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永登縣着力構建“線上+線下”雙重監管網絡。線上,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將全縣範圍內所有在建工程項目統一納入“隴明公”工資支付監控預警平台實施動態監管,對項目用工、實名考勤、工資專用賬戶、銀行代發工資等關鍵環節進行全流程實時監控,實現精準預警。線下,整合多方執法力量,組建由人社部門牽頭,公安、司法、住建等多部門參與的“N+”聯合執法隊伍,定期對全縣各類工程項目,特別是曾發生欠薪或存在舉報投訴的項目,開展“拉網式”排查。執法檢查中,重點督促企業落實工資保證金制度、規範勞動用工合同簽訂、嚴格按時足額支付工資,力爭將欠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今年以來,已累計檢查用工單位196家,對4家存在違法行為的單位予以行政處罰,下達《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整改指令書》21份,督促補簽勞動合同864份,有效規範了市場秩序。
優化處置機制,提升欠薪治理效能
為暢通農民工維權“最後一公里”,永登縣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維權服務體系。構建覆蓋縣、鄉鎮、村(社區)的三級勞動保障維權服務網絡,打通維權神經末梢。創新建立“五調+N”多元化解機制,整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資源,提供“一站式接待、一條龍服務、一攬子解決”的調處服務。根據案件複雜程度,分類施策,全面推行“簡單案件即刻辦、普通案件提速辦、複雜案件聯合辦、重大案件提級辦”的工作模式。綜合運用集中受理、調解仲裁、約談提醒、協商調處、立案查處、司法移送等多種手段,形成治理合力,推動欠薪案件快速、高效化解。今年以來,已成功化解各類欠薪案件82件,為1462名勞動者追回被拖欠的勞動報酬,有力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深化法治宣貫,營造誠信守法環境
提升法治意識是根治欠薪的治本之策。永登縣持續加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普及力度,組織力量深入全縣各在建工程項目和重點用工企業,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發放宣傳手冊、設置諮詢&現場答疑等多種形式,向用人單位詳細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其工資支付主體責任和違法後果,同時向農民工普及維權知識和渠道,引導其依法理性維權。積極拓展“互聯網+普法”新陣地,依託政府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等新媒體平台,一體聯動發布政策解讀、以案釋法、風險提示等信息,使用人單位和農民工能夠隨時隨地“指尖學法”,營造了“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良好社會氛圍。今年以來,已組織開展各類普法宣傳活動9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餘份,法治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永登縣通過構建並實踐這一套全鏈條治理新模式,不僅有效遏制了欠薪問題的發生,更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區域勞動用工管理的規範化水平,為營造更加公平、有序、和諧的勞動力市場環境,保障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永登縣將繼續鞏固深化治理成果,持續完善長效機制,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守護好農民工的血汗錢。(汪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