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29 19:06:49 來源: 張掖日報

高&:群眾反映“秒接收” 問題線索“不過夜”

2025-10-29 19:06:49     來源: 張掖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午後,陽光灑在高&縣駱駝城鎮前進村三社。村民楊生武仔細端詳着前不久新安裝的智能水錶,表盤上跳動的數字,記錄着每戶真實的用水量,也終結了這個社104戶村民長期因水費分攤不均而引發的諸多不快。

  “過去用水是筆糊塗賬。”楊生武回憶,“水錶不夠,管道也老了,時不時就停水。最頭疼的是水費,大家平攤,誰用多誰用少搞不清,鄰里之間為這個沒少紅臉。”用水問題,曾是縈繞在前進村三社村民心頭一件實實在在的“糟心事”。

  轉機發生在今年7月。高&縣紀委監委在日常監督走訪中,敏銳捕捉到這個隱藏在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隨即將它列入急難愁盼問題清單,重點督辦。在紀委監委的監督推動下,相關部門迅速行動,勘測、規劃、施工……不到一個月,嶄新的智能水錶逐一安裝到戶,老化的管道一併完成更換。清澈的自來水如今穩定地流入家家戶戶,更重要的是,透明的水費計算方式,徹底化解了積累已久的用水矛盾。

  “你看,現在一戶一表,用多少、交多少,清清楚楚。自從新表新管弄好後,再沒斷過水,心裏踏實多了!”指着自家那只小小的水錶,楊生武臉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前進村用水問題的快速解決,是該縣紀委監委推動監督下沉、落地,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的一個生動縮影。為持續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縣紀委監委做實做細提級監督,在全縣篩選9個重點村,深入開展以“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聚百家心”為核心的“四百”大走訪活動。

  由縣紀委監委班子成員親自帶隊,一支支由紀檢監察幹部、鎮幹部、&&單位人員組成的聯合走訪組,穿梭於田間地頭,叩響一扇扇農家門扉。他們不再是遙遠的“官”,而是來到身邊的“傾聽者”和“辦事員”。

  “我們堅持面對面傾聽群眾訴求,現場能協調解決的立刻辦,不能立刻辦的詳細記錄;同時,廣泛收集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深挖細查可能存在的作風和腐敗線索。”縣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主任杜文靜介紹,“對於立行立改的問題,我們及時反饋並督促相關職能部門整改,目標就是把群眾的‘煩心事’化解在‘家門口’。”

  面對收集上來紛繁複雜的問題線索,縣紀委監委建立清晰的分類處置機制。依據問題性質、涉及領域和職責權限,將它們精準劃分為急難愁盼、矛盾糾紛、幹部作風等不同類型,登記造冊,定向移交,確保每條線索都能找到對應的“出口”。為了將監督的“探頭”長久地架設在群眾身邊,縣紀委監委還創新推出“民情&&卡”。這張小小的卡片上,清晰地印着縣鎮&&本村幹部的電話號碼,以及“清風高&·碼上監督”平台的二維碼。群眾只需動動手指,掃碼即可進入監督平台,實現訴求“一鍵直達”。

  “我們整合優化了平台功能,目標是實現群眾反映‘秒接收’、問題線索‘不過夜’。”杜文靜解釋。平台後端,工作人員時刻待命,確保群眾提交的訴求信息能被即時受理,並迅速啟動數據比對和分析程序。一旦確認為有效問題線索,便會立即交辦至相關責任單位,整個流程高效運轉,顯著提升監督質效。

  截至目前,高&縣紀委監委通過“四百”大走訪等活動,累計走訪群眾3486戶,成功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80件,化解矛盾糾紛7件,處理鎮村幹部相關問題16件。此外,還幫助包抓村鎮協調解決道路硬化、路燈安裝、飲水安全等12件民生實事。在科技賦能方面,利用大數據手段捕獲並處理預警信息77條,發現並推動解決問題2件,數字監督的威力初步顯現。

  如今在高&,監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了幹部下沉走訪的腳步,化作了民情&&卡上清晰的&&方式,化作了碼上監督平台即時的回應。一套集主動走訪、科技賦能、快速響應於一體的監督機制,正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變得更加充盈、更有成色。(記者 段 海 雷景韜)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