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29 19:09:06 來源: 蘭州日報

城關區:蘋果飄香挂滿枝 映紅鄉村致富路

2025-10-29 19:09:06     來源: 蘭州日報
字體:
分享到:

  原標題:蘋果飄香挂滿枝 映紅鄉村致富路

  城關區青白石街道青山村以産業升級帶動鄉村振興

  眼下,蘭州市城關區青白石街道青山村的蘋果園裏,千樹綴着“紅燈籠”——一個個飽滿的蘋果在晨光中泛着誘人光澤,果農們穿梭林間採摘、分揀、裝箱,歡聲笑語伴着果香飄滿村莊。顆顆紅蘋果,不僅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更串聯起産業升級、人居改善的鄉村振興圖景,讓青山村的好日子愈發紅火。

  技術賦能:“金蘋果”結出“致富果”

  清晨7時,果農魏秀英已踩着露水鑽進果園,指尖一擰,一顆紅透的蘋果便落進竹筐。“今年一畝六分地50棵樹,估摸着能賣2萬多元。”她一邊分揀果實,一邊笑着對記者説,眼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不遠處的分揀點,果農老張正將蘋果套網裝箱,身後的貨車正等着拉蘋果。“你看這蘋果,個頭比往年大一圈,甜度也高。”他舉起果實向記者展示,“多虧了農技專家教的‘高光效修剪’‘疏花疏果’技術,以前靠天吃飯,現在科學管理,果兒品質一年比一年好。”

  青山村村委會主任張多斌介紹,今年全村300余畝蘋果畝産達5000-6000斤,畝均産值約1.2萬元。“城關區農業農村局經常派專家來田間‘一對一’指導,病蟲害綠色防控、有機肥施用這些技術,我們都熟練得很。”他指着整齊的果樹説,科技讓蘋果品質更穩定,也讓果農底氣更足。

  為了讓産業“多條腿走路”,村裏還新增100畝蔬菜、葡萄等經濟作物。“以前只種蘋果,遇到行情波動就慌。現在多種作物輪作,不僅改良土壤,還能降低風險,村集體經濟的‘錢袋子’更穩了。”張多斌説。

  品質為王:“青山蘋果”成市場“香餑餑”

  “嘗嘗咱的蘋果,保證一口就愛上!”種植大戶王愛花熱情地遞來一顆剛洗凈的蘋果。記者咬下一口,“咔嚓”聲清脆悅耳,甘甜的汁液瞬間充盈口腔,果肉細膩無渣,酸甜比例恰到好處。

  這甘甜的口感,源於青山村獨有的“品質密碼”。“咱村在黃河北岸,海拔高、日照長、晝夜溫差大,糖分積累得足,果面着色也均勻。”王愛花指着果園周圍的環境説,村裏的土壤還富含鉀、鈣等礦物質,“就像給蘋果‘加餐’,養分夠了,味道自然差不了。”

  品種與技術的加持更讓品質升級。村裏主打改良後的“紅富士”“紅星”品種,果農全程採用套袋技術,“套袋能防病蟲害,還能避免農藥殘留,摘袋後讓蘋果自然光照,個個都是‘全紅’品相。”張多斌拿起一個蘋果,果皮通體紅潤,毫無雜色。

  如今,“青山蘋果”已在蘭州及周邊市場打響名氣。每到豐收季,經銷商搶着來採購,不少市民還專程驅車來採摘。“現摘現吃太新鮮了,這口感在超市買不到。”正在採摘的市民李女士笑着説,手裏的果籃很快就裝滿了。

  産業興旺:“小蘋果”撬動鄉村振興“大圖景”

  蘋果産業的紅火,正讓青山村悄然蛻變。走進村子,白墻灰瓦的民居錯落有致,硬化後的水泥路面乾淨整潔,村委會旁的文化廣場上,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昔日的土坯房、泥濘路早已成為歷史。

  “以前村裏路不好,蘋果拉出去得靠人背驢馱,現在貨車直接開到果園門口。”魏秀英感慨道,基礎設施的改善讓果農省了不少力。據青山村黨支部書記梁琦昕介紹,近年來村裏借助農村綜合改革“一事一議”項目,完成統一房屋搬遷,普通農戶每戶獲4000元補助,殘疾人家庭補助達3萬元,村民們徹底告別了土坯房。

  今年,村裏的4件民生實事全部落地:一泵至二泵、大牛圈溝底的管道更新,保障了輸水暢通;三泵房危房改造消除了安全隱患;核心水泵機組更換後,全村供水更穩定。“以前旱季擔心果園缺水,現在水泵馬力足,灌溉、生活用水都不愁了。”梁琦昕説。

  如今的青山村,果農收入穩步增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去年添了新家電,今年打算買輛新的電動三輪車拉蘋果。”魏秀英的話語裏,滿是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顆“金蘋果”,正帶着青山村人,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甜。

  本報記者 顏娜 通訊員 安樹鋒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