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在具有“千年藥鄉”美譽的甘肅岷縣,70萬畝中藥材迎來了全面採挖。田間藥香四溢,藥農們採挖、運輸的身影隨處可見,而在生産車間,工人們也搶抓道地藥材上市良機,加足馬力、全線生産,形成了“田間採挖忙、車間加工旺”的豐收生産畫卷。
在岷縣寺溝鎮老鴉山,種植戶包平安搶抓雨後的晴好天氣,帶着家人採挖自家的70畝黨參。“黨參現在已經挖了40多畝了,準備挖完清洗之後就賣給收購商,當歸還有60多畝,黨參挖完以後就開始挖。”
岷縣地處青藏高原東緣,平均海拔2751米,獨特的高寒氣候、疏鬆肥沃的黑鈣土,為中藥材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歸、黃芪、黨參有效成分含量高、品質道地,吸引着眾多外地客商。
“來岷縣看一下今年黨參的品質和行情,感覺都還可以,我也非常滿意,準備採購幾噸。”來自安徽的客商李剛一邊挑看藥材一邊説道。
除了優質的藥材,岷縣所産的種苗也非常搶手,在閭井鎮張寨村種苗種植基地,種植戶趙平正在和來自青海的客戶商談價格,“苗子長得特別好,剛已經預訂了,一袋子400元。”
隨着當歸、黃芪、黨參鮮貨的上市,中藥材的鮮切加工和生産也迎來了“黃金期”。走進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濃郁的藥香撲鼻而來,在無塵生産車間內,現代化的設備高效運轉,空氣凈化系統和紫外線消殺系統24小時運轉。
“自從進入中藥材採挖季來,我們的訂單增加了,車間4條生産線全力生産,確保所有的訂單能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生産線線長顏軍霞説。
作為扎根岷縣的本土企業,岷縣中魯藥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岷縣道地藥材的“硬核支撐”,岷縣優質的道地藥材極大地滿足了企業對原料供應和産品生産穩定性、多樣性的需求。
“藥材好,藥才好,我們主要依託岷縣的道地藥材,進行食藥同源大健康産品的精深加工和生産,産品目前有6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東南亞一帶,今年的銷售額能夠達到2億多元。”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産品研發總顧問康玉龍説。
生産線上,工人們身着無菌服、頭戴防塵帽,熟練地進行分裝、貼標、裝箱。“在廠裏上班,一個月能掙4000多元,家門口就業,既能顧家又能增收。”女工李秀蘭一邊檢查着藥包密封性,一邊笑着説。
在提取車間,數十個大型不銹鋼中藥提取罐整齊排列,正在進行藥材的多效濃縮提取,控制屏上,溫度、壓力、時間等參數實時跳動,精準把控每一道工藝流程。
“現在運行的是當歸有效成分提取工序,罐內溫度控制在85℃,通過3小時的循環提取,能最大限度保留當歸中的多糖、揮髮油等有效成分。”車間技術員李環環指着提取罐介紹,提取完成後,藥液會通過密閉管道輸送至後續濃縮、精製環節,最終加工成當歸粉、黃芪口服液、黨參養生茶等多種食藥同源産品,全程實現自動化、無污染生産。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利用岷縣道地藥材資源優勢,加大科研投入,積極延伸産業鏈,培育高附加值産品,建立岷縣道地藥材海外倉,爭取明年的銷售額達到5億元,為岷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我們企業應有的貢獻。”岷縣中魯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青山説。
近年來,岷縣立足資源稟賦,聚焦“道地、綠色、生態”核心,持續推動中藥材加工産業提質升級,逐步構建起從初加工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中醫藥加工産業實現從“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跨越,從“單一藥用”向“藥食同源”拓展,培育中國馳名商標2個,甘肅省著名商標4個,甘肅名牌産品2個,甘味品牌9個。
目前,岷縣全縣共有中藥材加工營銷企業145家,規模以上企業22家,年加工中藥材20萬噸以上,産值超110億元,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新定西·定西日報通訊員 賈寶明 韓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