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0月28日電(韓亮)從傳統發電企業邁向綠色能源先鋒,甘肅電投集團以改革為筆、創新為墨,在“十四五”期間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建成及在建電力總裝機規模達2353萬千瓦,建成全國最大百萬千瓦級火電廠,試點建設我國首個綠電聚合直供數據中心,建成河西地區最大的紫金雲綠色數據中心集群;預計累計完成投資337億元,較“十三五”增長85%,年均增速26.73%,投資引擎拉動作用顯著;年度營業收入與工業總産值雙雙突破“雙百億”大關……一組組紮實的數字,標記出這家隴原能源強企的崛起之路。
五年來,甘肅電投集團資産總額逼近千億元,投産電力總裝機較“十三五”末實現翻一番目標;多項核心指標實現跨越式增長。“十四五”期間,甘肅電投集團預計實現營業收入615億元,較“十三五”增長116%,年均增速14.68%;預計實現工業總産值585億元,較“十三五”增長121%,年均增速15.58%;預計累計完成發電量1817億千瓦時,較“十三五”增長94%,年均增速10.61%。
在這背後,是甘肅電投集團作為甘肅省能源“排頭兵”與保供“頂梁柱”的堅實擔當。

甘肅電投集團辦公基地及開發建設的甘肅會展建築群全景
一、改革先行先試,激活一池春水
“十四五”期間,甘肅電投集團成功獲批全省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構建起以産權為基礎、資本為紐帶的現代企業制度,形成“能融、善投、會退”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商業模式。甘肅電投集團被確定為全省電力産業和數據信息産業“兩鏈”鏈主企業,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改革任務,被考核評定為省屬企業A級第二名。啟動國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動,明確38類任務和66項具體舉措,實行清單化分解、動態化管理、閉環化考核,確保改革高效推進。截至目前,深化改革重點任務完成率達95.45%,預計10月底將達到100%,連續獲評2023、2024年度省屬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A級等次。
甘肅電投集團把“強黨建”作為改革關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進“鑄魂、強基、領航”工程,構建“六位一體”大監督體系。甘肅電投集團依託“一網兩號一平台”構建“大宣傳”格局,重塑形成“電投心”文化體系。近年來發展黨員312名,80個黨支部全面達標,黨建工作連續四年獲評“優秀”。
“三項制度”改革持續深化,着力構建“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全員績效考核100%覆蓋,績效工資佔比突破55%,人效比同比增長54.6%,全面落地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建立起更加科學的薪酬分配與激勵約束體系。
從“管資産”到“管資本”,甘肅電投集團的實踐不僅是管理模式的創新,更是國企功能定位的深刻變革。

河西地區風電光伏一體化項目全景
二、組織結構優化,實現質效雙升
截至2025年9月,甘肅電投集團資産總額近千億元,擁有50家子公司、1家上市公司,用工規模逾6500人。年度營業收入與工業總産值雙雙突破百億元,發電量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最佳。
2025年1—9月,甘肅電投集團完成發電量286.13億千瓦時,工業總産值94.88億元,完成投資74.82億元,同比增長34.18%,展現出強勁增長勢頭。
電力裝機規模持續躍升。“十四五”時期,甘肅電投集團預計新增電力裝機722萬千瓦,實現投産裝機規模較“十三五”末翻一番,完成再造一個“甘肅電投”的戰略目標。常樂電廠6&百萬千瓦機組全面建成投産、張掖電廠擴建2&100萬千瓦燃煤機組工程進入投産衝刺階段,河西地區9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建成並網,已開工建設40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等新能源項目,持續強化河西地區新能源調峰與外送能力。
綠色轉型步伐堅定。“十四五”以來,甘肅電投集團成功獲批騰格裏沙漠新能源大基地600萬千瓦、慶陽綠電聚合項目200萬千瓦、民勤和金昌120萬千瓦新能源開發權。其中,騰格裏沙漠新能源大基地涼州九墩灘300萬千瓦光伏項目已開工並完成首批1500畝沙丘平整工作,南湖100萬千瓦風電項目通過可研評審;慶陽綠電聚合項目一期工程1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開工建設;武威民勤100萬千瓦風光電一體化項目計劃10月下旬開工建設。
目前,甘肅電投集團已實現“水、火、風、光、儲、蓄”全産業鏈布局,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55%,超出原定目標5個百分點,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著。
甘肅電投集團的跨越,不僅是規模的擴張,更是結構的優化與質量的提升。全鏈條布局與超預期的清潔能源佔比,呼應了能源革命的趨勢,為可持續發展奠定根基。

全國最大的百萬千瓦級火電調峰項目常樂電廠全景
三、創新數智賦能,重塑産業生態
“十四五”期間,甘肅電投集團以“裝機倍增、綠色轉型、數智升級、全鏈協同”四大行動為抓手,全面激活發展新動能。
在數字化轉型中,甘肅電投集團控股孵化絲綢之路信息港公司,建成投運紫金雲大數據中心一期工程,具備國際T3、國家5A綠色等級雙認證,並上線雲計算、政務存儲備份、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計算、北斗導航甘肅分中心等五大平台,帶動全省數據信息産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甘肅電投集團持續推進“三化”改造,實施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項目231項,累計投入8.45億元,推動傳統産業提質增效。
在“東數西算”國家戰略中,甘肅電投集團承擔慶陽算力樞紐綠電供應重任。2024年11月被確定為慶陽綠電聚合試點項目投資建設單位,2025年8月即實現項目開工,再一次刷新了“甘肅電投速度”。據甘肅電投集團所屬酒匯公司介紹,項目主變壓器基礎施工已全面完成,計劃11月底前具備首批並網條件。綠電聚合模式將依託電力市場機制與新能源價格優勢,有效降低園區用電成本,預計可控制在0.4元/千瓦時以下。從“綠色電力”到“綠色算力”,“電算融合”的産業鏈正在形成,展現出傳統能源企業面向未來的全面進化。
作為全省電力産業鏈主企業,甘肅電投集團深入開展招商引資與央地合作,與華潤、三峽等6家頭部央企達成戰略合作,累計引進投資88億元,撬動固定資産投資370億元。甘肅電投集團以常樂電廠為平台推進混改,引入央企戰略投資者,打造“甘肅省混改示範工程”,在治理結構優化與經營機制轉換方面成效顯著。

金昌紫金雲大數據中心集群全景
甘肅電投集團的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體制機制、合作模式與商業邏輯的系統性重塑。
四、牢記國企使命,履行社會責任
甘肅電投集團始終牢記“國企姓黨”職責,全力做好能源保供、精準幫扶、搶險救災、保障就業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國企社會責任,講政治、顧大局、勇擔當成為甘肅電投新的標籤,拉得出、頂得上、靠得住成為“甘肅電投人”新的精神特質,獲評首屆“甘肅社會責任企業”。
“十四五”時期,甘肅電投集團堅決扛起能源保供和應急保障重任,承擔張掖、金昌、武威地區200多萬群眾、4800萬平米的民生供暖任務;有效發揮九甸峽水利樞紐功能,累計保障引洮工程取水7.2億立方米,有力支撐5市13縣600多萬群眾調蓄抗旱和生活供水;承擔全省3天約3600萬立方米天然氣應急保障重任,累計保障供氣8000萬立方米,為持續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保駕護航。
五年來,甘肅電投集團投入幫扶資金1300余萬元開展精準幫扶,4個定點幫扶村實現摘帽出列, 428戶2344名建檔立卡戶全部脫貧,連續兩年榮獲“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集體”。在榆中、隴南、甘南、臨夏等地遭遇暴雨洪澇和地震災害後,先後捐贈資金物資達1700余萬元,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甘肅電投集團堅守公益民生初心,統籌公益民生屬性與經濟社會效益,所屬會展集團,高質量完成歷年全省兩會、黨代會、文博會、蘭洽會、藥博會等重大展會及演出服務保障任務,以極端負責、精益求精為特質的會展品牌越擦越亮,在服務全省經濟發展、帶動産業鏈繁榮、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堅決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穩就業部署要求,甘肅電投集團通過校園招聘、人才引進、勞務聘用、項目施工等方式,年均提供直接就業崗位9000個、間接帶動就業4萬人,在提升企業人才與經營活力的同時,為發揮能源安全供應“主力軍”、地方經濟服務“排頭兵”作用築牢支撐。

“引洮工程”龍頭——九甸峽水利樞紐全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甘肅電投集團已繪就更加宏大的藍圖:力爭到“十五五”末,資産規模突破2000億元,裝機容量超3000萬千瓦,工業總産值等指標再翻一番,全面實現綠色轉型。這個從隴原大地崛起的能源巨人,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在中國式現代化甘肅實踐的新征程中,譜寫高質量發展的“甘肅電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