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酒泉城區,鐘鼓樓在湛藍天空下巍然挺立。清晨7點,甘肅廣和公交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公交車駕駛員王華駕駛着“酒泉綠”純電動公交車,行駛在城區18路各站點。看著乘客不再被尾氣嗆到,聽着車廂裏他們輕聲交談,王華的心情分外好。他説:“我開公交車近20年時間了,現在換新能源車後,我感覺渾身都輕鬆了。現在駕駛室裏安靜得能聽清自己的呼吸聲,遇有風險還會報警安全感十足。”

這幅流動的風景,是酒泉市錨定綠色發展方向,持續升級公共交通服務的生動寫照。記者從酒泉市公路運輸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酒泉市不斷升級公共交通服務,通過新能源推廣、服務優化、智慧賦能等舉措,讓綠色公交既成為城市流動的風景線,更化作惠及民生的幸福載體。
新能源引領,綠色轉型跑出“加速度”。在酒泉廣和公交集團充電站,排列整齊的直流充電樁同時作業,為即將出勤的公交車補充能量。目前,酒泉城區150輛公交車已實現100%新能源化。這些零排放、低噪音的車輛穿梭於城市大街小巷,從源頭減少了尾氣污染。為保障綠色運力,全市已建成專用充電樁145個,充足的能源補給為綠色公交暢行保駕護航。持續傳遞的“低碳交通、綠色出行”理念,讓綠色出行漸成市民共識。

深秋清晨的陽光透過車窗,灑在新建的低地板公交車上,沒幾分鐘市民潘菲就乘坐上了公交車。她説:“現在的新能源車車廂裏乾淨又安靜,連起步都特別平穩,再也不會被突然的頓挫晃到乘客。”
綠色公交不僅是環保使者,更飽含民生溫度。在落實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政策的同時,酒泉硬體設施同步升級,讓乘客上下車更安全便捷。
智慧賦能為綠色公交注入“科技感”。“掌上公交”APP上線運營,市民不僅可實時查詢公交線路、車輛位置及預計到站時間,還能在線下單定制個性化出行服務,有效節約了市民出行時間成本。

從柴油車到新能源車,從傳統運營到智慧管理,酒泉公交的綠色轉型之路,詮釋着“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深刻內涵。下一步,酒泉市將新建4座公交首末站,配套建設32個充電樁,建設公交專用道,持續強化公交運力保障能力。從“綠色出行”到“品質出行”,酒泉綠色公交正以紮實舉措,為市民描摹更美好的出行圖景。(酒泉融媒記者周愛玲 通訊員周麗 王晉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