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24 12:07:33 來源: 新甘肅

合作:織就便民服務網

2025-10-24 12:07:33     來源: 新甘肅
字體:
分享到:

合作市當周街道愛心義診活動現場。

  “以前辦事跑斷腿,現在服務送到家!”家住合作市當周街道的李大媽,對社區變化讚不絕口。這一變化,源於當周街道打造的“羚躍當周·紅鏈同心”黨建品牌,從“6元愛心面”的暖心實惠,到“移動探頭”的守望相助,當周街道編織出一張充滿活力的便民服務網,將轄區的各類資源與居民需求緊密相連。

  今年以來,當周街道依託“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開展設備捐贈、健康義診、知識講座等惠民活動23次。針對充電樁安裝、小區路燈維修等問題,街道在黨群服務中心搭建協商平台,組織居民代表、物業等“面對面”溝通,協調解決群眾各類訴求20條,成功化解矛盾糾紛17件,讓黨群關係更加緊密,治理基礎更加牢固。

  “感謝你特意跑一趟,幫我弄好了養老認證。”獨居老人劉大爺拉着社區黨員的手笑着説。街道創新依託七彩志願鄰里隊等特色載體,常態化開展“敲門行動”、志願服務、黨群共治等活動95次,積極徵集並認領完成“微心願”32條。

  老人們在社區吃到可口便宜的飯菜。

  “只需6元,就能吃到熱乎乎的正宗牛肉麵,真是暖胃又暖心!”快遞騎手小張對社區愛心商戶推出的公益項目讚不絕口。

  街道積極籌集社會資金1.6萬元,為15名快遞騎手發放暖心大禮包。聯合愛心商戶推出“6元愛心面”等公益項目,聯動專業家政公司提供免費技能培訓,累計惠及居民超過500人,構建了多元參與、共治共享的社區服務新生態。

  “現在我不只是送快遞,還是社區的‘移動探頭’。”被聘為“風羚騎士”的快遞員桑吉克自豪地説。

  街道知合瑪路社區創新打造“新社聚能”品牌,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實行企業輪值組長制、推行積分激勵“三步棋”,有效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治理,設置5個“愛心驛站”,協調綠色通道、開展技能培訓,做實資源共享;聘任15名“風羚騎士”擔任“移動探頭”,參與公益服務,推動其從“社區過客”轉變為“治理主角”,已協助解決實際問題6個。

  街道還依託流動黨員驛站和流動黨員黨支部,建立健全動態管理&賬,精準管理流動黨員38人。同時,依託當周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創新構建“黨建紅、康養綠、學習藍、暖心黃”四維服務體系,定期組織79名離退休黨員開展政治學習、座談交流,送學上門。“夕陽紅志願服務隊”活躍在社區一線。

  如今,行走在合作市當周街道,便民服務站的燈火、助老餐的香氣、紅色驛站的溫暖,共同在這座城市繪成一幅黨群連心、和睦親鄰的溫暖畫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蔡文正 通訊員 完代草)

  當周街道開展讀書活動。本文圖片均由合作市委組織部提供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