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引客來,助農正當時。10月22日下午2時,環縣合道鎮朱家垣村的蘋果園內熱鬧非凡,以“黨建引領抱團發展 山地蘋果香飄合川”為主題的首屆蘋果採摘節暨助農增收宣傳推介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活動共持續5天,當天縣內外客商、媒體及游客紛紛到場,大家穿梭果園嘗鮮果、聚焦鏡頭推特産、洽談席上簽訂單,共同為這場豐收盛會注入活力。

合道鎮地處環縣西南部,平均海拔1263米,全年無霜期140天,總土地面積530平方公里,這裡土質肥沃、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具備發展蘋果産業的天然優勢。

自上世紀80年代起,朱家垣、趙家垣、紅崖洼等村便開始探索蘋果種植,孕育出的“合道蘋果”早已聲名遠播——不僅是當地山地蘋果的標誌性名片,更憑藉過硬品質,於2020年、2023年兩度斬獲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金獎,成為黃土高原上名副其實的“黃金果”。

合道蘋果果實外形周正、紅如胭脂,且個大、皮薄、多糖脆嫩、酸甜多汁,品質穩定,綜合指標可比肩國內知名産區。年均3000小時的充足光照,賦予其濃紅艷麗的外觀;15℃以上的晝夜溫差,積累出清甜潤澤的內在,讓合道鎮成為得天獨厚的蘋果生産聖地。目前,當地蘋果品種主要有嘎啦、富士、瑞陽、瑞雪等10余個優質品類,從枝頭采摘到送達餐桌,始終保持着消費者青睞的新鮮口感與醇厚風味。

截至目前,合道鎮已培育蘋果栽植大戶28戶、一般果農323戶,全鎮蘋果種植面積達3640畝,其中5畝以上規模化種植戶73戶;現有蘋果産業營銷主體(企業、合作社)4家、果蔬保鮮庫10座。2025年,當地蘋果挂果面積2230畝,總産量約1450噸,主要分佈在朱家垣、趙家垣、紅崖洼、陶洼子、梁坪等村。
近年來,合道鎮逐步探索出“黨建紅”引領“産業旺”的抱團發展路徑,將黨建引領貫穿産業發展全程。依託山地蘋果“金獎”品牌效應,當地推行原生態種植模式,堅持使用農家肥、零農藥,保障蘋果品質。其中,朱家垣村先行先試,以“支部+村辦企業+農戶”模式為核心,依託200噸果庫打造示範園,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趙家垣村主動對接,與朱家垣村簽訂“強帶弱”共建協議,兩村黨支部攜手為果農簽訂單、送技術,推動産業幫扶從“被動輸血”轉向“主動造血”。
“同時,我們搭建‘支部+合作社+農戶’的聯結機制,把分散的果農吸納到産業鏈上,構建利益共享體系。”合道鎮黨委書記劉震介紹,“從土壤改良到果樹修剪,有慶城試驗站、縣果業中心的專家手把手指導;從品質把控到市場對接,有村集體經濟組織全程兜底。我們就是要讓每一棵果樹都成為‘搖錢樹’,讓每一位果農都能共享産業發展的‘紅利’。”目前,合道蘋果主要銷售渠道包括網絡直播帶貨、企事業單位福利採購、中化集團消費幫扶等,有效帶動果農戶均增收。

如今,山地蘋果已成為合道鎮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特色産業,更成為名副其實的助農增收“致富果”、鄉村産業振興“振興果”。為讓“金獎山地蘋果”走得更遠,合道鎮緊跟數字化發展浪潮,推動“黨建紅”與“電商藍”深度融合,為山地蘋果插上“互聯網翅膀”——通過電商平台搭建産銷對接橋梁,借助直播帶貨、線上專場等形式,讓消費者直觀看到蘋果種植、採摘全過程。這一舉措既滿足了消費者購買正宗“合道蘋果”的需求,更有效破解了果農“銷售難”的痛點,讓這顆承載希望的果實,真正成為連接鄉村與市場的“紐帶”。
“今天的採摘節,既是一場‘以果為媒’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助農增收’的實戰推進。”劉震&&,“我們搭建這個平台,就是要讓更多人知道合道蘋果好、嘗到合道蘋果甜。期待通過這次活動,進一步提升‘合道山地蘋果’的知名度,拓展銷售渠道、實現新的增收,讓每位果農都能真正得到實惠。”(記者:郭海霞 航拍:敬佳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