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華池縣喬川鄉平菇種植基地,一排排菌棚整齊排列,棚內菌棒有序碼放,鮮嫩的平菇飽滿水靈,陣陣菌香撲面而來,村民們忙着採摘、裝筐、搬運,一幅生動的鄉村産業發展圖景躍然眼前。
喬川鄉地處山區,長期受種植結構單一制約,産業附加值提升乏力,“種得出、賣不好”“有産量、沒效益”,一直是制約當地産業發展的“絆腳石”。為啃下這塊“硬骨頭”,今年以來,喬川鄉立足“補短板、強鏈條”的産業發展思路,經過多輪實地考察、精準對接,成功招引禮泉鑫淼雙利菌業公司,投資新建佔地22578平方米的食用菌種植繁育基地,改建14座菌菇培育大棚、1處智能保鮮庫,還建成制料、滅菌等多類功能車間及配套設施。截至目前,基地已生産60萬棒平菇菌棒,預計年産量超100萬棒,年收益超100萬元。
該項目落地後,依託喬川鄉優質土地資源與適宜氣候條件,打造“菌種培育+標準化種植+産品初加工”一體化産業鏈,在開展食用菌種植、清洗、分揀、包裝等基礎環節的同時,還將部分産品深加工為乾貨等,吸納周邊70余名群眾就近務工,既有效提升了産品附加值,又實現了“務工增收+技能提升”雙贏。家住喬川鄉平菇種植基地附近的村民楊積民告訴筆者:“能在家門口找到這樣一份工作,既有一份穩定的收入,還能學習種植技術,真的不錯。”
除直接務工收入外,該企業還優先收購當地玉米芯、麥麩等農業廢棄物,用於食用菌種植,每年可為農戶增加10余萬元原料收入。食用菌種植後的菌渣反過來作為蕎麥種植的有機肥料,構成了“蕎麥種植+食用菌培育+循環農業”的生態産業鏈,不僅實現農業資源高效循環利用,還間接拉動運輸、餐飲等産業發展。(通訊員史艷霞、楊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