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攝像頭精準捕捉每個動作,AI系統實時分析運動數據,學生們在操場上享受着“專屬私教”的專業指導——這一幕正發生在高&縣第四中學的體育課堂上。
日前,高&四中投入39.9萬元建設的全縣首個“智慧操場”正式投入使用,標誌着該縣體育教學從此告別“掐表計數、手工記錄”的傳統模式,邁入智能化、精準化的新。
賦能,體育課告別“掐表計數”
走進高&四中校園,體育課堂的科技感撲面而來。學生們有序排隊站在AI體測屏前,無論是跳繩、引體向上還是其他運動項目,頭頂高清攝像頭都會實時捕捉每個動作細節。剛完成一組跳繩,智慧大屏上立即顯示出跳繩次數、速度、節奏等多項數據,學生表現一目了然。
“以前評價學生全靠主觀感受,現在數據説話才客觀。”體育教師萬吉亮説,智慧操場的管理平台支持掃碼登錄和人臉識別,能快速鎖定學生信息,自動開展測試和個性化指導,使課堂教學更精準高效。
學生熱情高漲,體育課變成“期待課”
“現在每天都想來測一測。”學生郭紅纓興奮地説,智慧操場就像她的“專屬私教”,連課後跳繩情況都能精準記錄,看著數據一點點提升,她參與體育鍛煉的勁頭更足了。
這套智慧系統配備了跳繩、足球、籃球、實心球等多個專項測試系統,實現從“一刀切”的傳統教學向“分層定制”的精準指導轉變。
科技改變認知,體育教學本質回歸
“我們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裏愛上運動。”副校長趙克毅&&,智慧操場不僅實現測試的“無人化、自助化”,更悄然改變着師生對體育的認知。
從“應試體育”到“享受運動”,這一轉變正是“智慧操場”建設的深層意義——當科技與體育相遇,不只是教學方式的升級,更讓健康成長有了更科學的打開方式。
如今,在高&四中的操場上,那些奔跑、跳躍的身影中已然融入了科技的“溫度”。每一組上升的數據,都是學生們成長的印記。(段 海 高 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