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萬元貸款到賬了!”蘭州市榆中縣盛藍通風空調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明盯着手機裏的到賬通知,難掩激動,“去年還因信用等級不夠愁得睡不着,今年憑B級信用順利獲批了貸款,補上了原材料採購的資金缺口!”
蘭州市稅務局依託稅收大數據平台,以“診斷+輔導”雙輪驅動,推動企業從“被動預警”轉向“主動護信”,為市場主體注入強勁信用動能。
精準診斷讓隱性風險“顯形”,整改路徑“清晰”
“納稅信用失分往往藏在細節裏——申報逾期、發票保管不規範、未按規定保管賬簿等‘小疏忽’,很多納稅人不注意,卻直接影響信用評分。”蘭州市稅務局納稅服務科負責人坦言,企業常因“不知風險在哪、不明整改方向”陷入被動。

稅務幹部深入企業開展納稅信用輔導
為破解這一痛點,蘭州市稅務局創新推出指標化信用診斷機制:聚焦12大類28項納稅信用評價指標,逐一拆解高頻失分場景,建立指標、數據、風險對應模型;通過企業申報數據、財務報表、經營軌跡三維比對,生成信用健康清單,讓隱性風險可視化、整改路徑清晰化。以連續零申報這一高頻預警項為例,稅務部門不再“一刀切”判定風險,而是通過比對增值稅申報表應納稅額與財務報表留抵稅額、進項稅額數據,結合行業特性分析,精準區分是主觀漏報,還是大型項目前期備貨、季節性生産等正常經營行為導致的零申報。這一舉措既避免“誤傷”合規企業,又精準鎖定主觀失信行為,推動信用管理從被動糾錯向主動預防轉變。
動態輔導幫企業“修復信用”,更“守護信用”
甘肅隴發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經歷,是蘭州稅務信用輔導的典型案例。這家深耕西北新能源領域的企業,主營光伏、風電項目運維及區域配電服務,其承建的光伏電站年輸送綠電超800萬千瓦時。此前因上游關聯設備供應商欠稅,企業納稅信用被連帶評定為D級,不僅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受限,無法滿足電站運維開票需求,更因信用資質不達標,申請項目技改貸款被銀行暫緩審批,導致光伏板清洗設備採購、輸電線路巡檢升級等工作停滯。
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通過“納稅信用動態監測系統”發現異常後,迅速啟動精準核查:以企業近3年納稅申報數據為基礎,逐項核對增值稅即徵即退申報、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社保費繳納等記錄,確認企業無逾期申報、欠繳稅款、虛開發票等失信行為;調取關聯企業信用檔案,明確此次降級為非自身過錯的連帶影響,為信用修復提供核心依據;協助整理近12個月完稅證明、關聯企業失信情況説明、企業綠電供應合同等佐證材料,僅3小時便完成信用修複審批。
修復後,企業信用等級升至B級,連鎖利好隨即釋放:增值稅專用發票領用調整為每月不限次,恢復出口退稅無紙化申報資格;對接“銀稅互動”合作銀行時,原暫緩的貸款順利獲批。在稅務人員指導下,企業還建立了月度納稅申報自查清單,將信用管理嵌入財務流程,避免再次因非自身因素影響信用。
長效護信從“被動修復”到“主動管理”
對於連續三年保持A級信用的“老優等生”蘭州陽光炭素有限公司,三個規範管理法是其秘訣,規範財務制度,指定專人定期準確報送財務報表,避免逾期報送扣分;規範流程監控,依託電子稅務局待辦提醒功能跟蹤申報、繳稅進度,杜絕遺忘漏辦;規範風險應對,每季度組織財務、業務部門對涉稅業務開展交叉覆核,及時糾正發票備註欄漏填等小問題。這些精細化護信做法,不僅讓企業穩住了A級納稅信用,更享受到發票申領按需領用、涉稅審批容缺辦理等激勵措施,業務辦理效率顯著提升。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9月,蘭州市稅務局已為3036戶企業開展“信用健康診斷”,精準識別風險點12類;87戶企業通過診斷避免信用降級或實現修復,信用修復平均耗時從去年的1個工作日壓縮至3小時以內,信用管理效能大幅提升。
從被動預警到主動護信,從糾錯修復到預防管理,蘭州稅務以“診斷+輔導”模式激活企業信用動能,為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寫下生動注腳。(馬一萍 張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