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稅務聚焦老年群體辦稅需求與養老産業發展痛點,在“政策精準滴灌+服務溫情加碼+強化監管護合規”的驅動下,將稅惠紅利轉化為“銀發經濟”發展動能,讓“銀發族”感受到“稅溫暖”。
政策活水精準滴灌 滋養養老産業沃土
定西稅務依託最新《養老服務業政策彙編》,完善“數據+規則”精準推送機制,通過“政策找人”實現優惠政策“未問先送”。針對老年養護院等新興養老機構,提供“全生命周期”諮詢輔導,從企業註冊到運營發展全程保駕護航。正如隴西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張馨允所言:“稅務部門不僅把我們‘扶上馬’,更送了一程又一程。”

稅務幹部在養老機構宣傳稅惠政策
在隴西,稅務部門針對養老機構普遍關注的稅費負擔問題,組建“養老産業稅收服務專班”,建立“一機構一清單”&賬,實行“行業+個性”服務機制,用稅惠紅利為養老産業添磚加瓦,將政策紅利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服務升級,助力“養老”變“享老”溫暖圖景的實現。
隴西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是一所集養老、康復、護理、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機構,擁有64張護理型床位和26張社會化養老床位。其財務負責人梁子合算了筆明白賬:“2025年以來已累計享受10.92萬元稅費減免,我們將省下的資金全部用於護工培訓,康養人員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貼心服務守護“夕陽紅” 架起暖心“連心橋”
針對智能時代老年人辦稅繳費的“數字鴻溝”與“行動不便”痛點,定西稅務打造“傳統+智能”雙軌服務體系。
在岷縣辦稅服務大廳,“老年服務專窗”是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岷縣稅務局針對老年人群體社保繳費困難的問題,推出社保繳費“適老化”服務,全程陪伴業務指導,並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便民用品,其“多一句問候、多一把攙扶、多一遍解釋”的服務規範,讓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兩條腿”走路更穩健。
“每次來大廳辦開票、申報的業務,稅務人員直接讓我走‘綠色通道’,不用等着叫號,直接就可以辦理。之前我不會在網上繳社保費,稅務工作人員還手把手告訴我該點哪個模塊,現在我學會了,在家上網就可以繳費了。”岷陽鎮中華街的老大爺張偉説起這事,滿意地笑起來。
無獨有偶。在安定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墻上懸挂的“動作慢一點、語速緩一點、微笑多一點”的提示牌格外醒目。安定區稅務局編印了大字版的辦稅明白卡,積極推行免填單、容缺受理、現金支付等傳統服務。同時,深化“稅社聯動”機制,組建了“行走的微稅廳”,針對孤寡老人推出“醫保繳納進家門”活動,讓行動不便的老人足不出戶就能辦完業務。
強化養老機構監管 鋪就合規前行坦途
定西稅務堅持“問題導向+服務前置”,積極運用稅收大數據分析,對全市範圍內養老機構的稅務申報數據、發票開具情況等進行全面分析,重點關注企業收入確認、成本費用扣除、稅費優惠政策享受等方面的風險點。同時,通過上門問需輔導,圍繞稅收政策、涉稅事項、財務核算把握不準、處理不當的難題,幫助企業及時糾偏,並就政策適用、納稅申報中常見的混淆點、難點進行現場講解,從源頭上防範政策錯享、漏享風險。
“一直以來,企業在稅務部門的護航下,保持着良好的納稅信用,不僅能夠順利地獲得銀行普惠貸款的支持,更是政府部門評選‘四星級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重要加分項”,甘肅舒明苑康養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景越説道。
下一步,定西稅務將繼續動態跟蹤養老産業需求,以更精細的服務、更有力的支持,更精準的監管,讓稅惠陽光持續照耀養老事業,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的幸福滋味。(楊政 吳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