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山丹縣三水廠正式啟用運行。該水廠的投運,將為山丹縣城每日新增供水5000立方米,標誌着全縣供水保障體系實現關鍵性升級,居民飲水安全與區域發展用水需求獲得更加堅實的支撐。
山丹縣地處乾旱少雨區域,水資源稟賦先天不足,部分原有飲水工程在持續乾旱下面臨壓力,城區供水能力不足、高峰時段用水緊張等問題一度凸顯。為徹底破解這一民生與發展瓶頸,該縣精心謀劃,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投資4600萬元實施城鎮供水保障工程,三水廠正是其中的核心建設項目。
儘管坐落於規模更大的二水廠旁顯得“小巧”,但三水廠內污泥脫水間、加藥間、凈水車間等設施一應俱全,布局緊湊。走進山丹三水廠,嶄新的設備正有條不紊地運轉,技術人員在凈水車間細緻巡檢,確保每道工序穩定運行。這座新水廠不僅“五臟俱全”,更蘊含着技術“大智慧”。它採用了環保零排放和全流程自動化等先進技術,能夠對反沖洗廢水進行回收處理,使水處理利用率達96%以上,極大節約了水資源。同時,排泥水經過系列處理後形成泥餅運出廠外,真正實現了水廠污染物的“零排放”。通過原水自動調節、精準控制排泥、藥劑自動投加等一系列智能化手段,在保障出水水質穩定達標的前提下,有效實現了節能降耗與人力精簡,顯著提升了供水品質與運行效率。
“山丹三水廠的投運為縣城新增每天5000立方米的供水,全縣城供水能力由每天的1.5萬立方米提升到2萬立方米以上。工程的建成,極大提升了供水系統的可靠性與協調能力,有效緩解了城區長期以來供水能力不足、高峰時段用水緊張問題,解決了山丹縣北灘種養産業園區及山丹三中師生長期使用地下水的問題,為城區居民用水和城北工業園區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馬營河水資源保護利用所副所長史樂民説。
此外,三水廠的啟用還同步解決了供水管網沿線的部分隱患,連通了縣城南湖片區、西街片區約5000戶居民的用水管網,顯著提升了這些區域的供水穩定性。
據悉,今年山丹縣規劃續建、新建水利項目26項,總投資規模15.31億元,其中部分工程已建成投用,多項河道治理工程正加速推進,展現出全縣上下全力以赴破解資源型缺水難題的決心與行動力。(楊海翔 劉寧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