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20 17:37:22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耕耘“果”道 結出“金”牌——鎮原縣“十四五”蘋果産業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5-10-20 17:37:22     來源: 鎮原縣融媒體中心
字體:
分享到:

  眼下,鎮原縣蘋果産業迎來豐收季,各地果園利用陰雨暫歇、天氣轉晴的間隙採摘果實,加工、銷售環節同步推進,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

  在屯字鎮白馬村,紅彤彤的蘋果挂滿枝頭,果農們穿梭林間,忙着採摘、裝筐,臉上洋溢着豐收的喜悅。白馬村總共有2200畝果園,涉及到120多個農戶。村民賈耀進家種植了5畝蘋果,估計能採摘3萬斤。“今年蘋果行情特別好,我家的蘋果客商已經以4.2元訂了,估計毛收入在10多萬。”賈耀進一邊採摘,一邊算起了增收賬。

  蘋果豐收的同時,加工環節也在緊鑼密鼓推進。慶陽居立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的分揀加工車間內,多條生産線高速運轉,工人師傅們按照大小、色澤等標準對蘋果進行分揀、包裝。公司分揀加工負責人蘇珊介紹:“今年我們預計總産量在5000噸左右,最近正式加班加點分揀維納斯黃金蘋果,預計在11月10號採摘全面結束,每天分揀線上用工80人左右,每天産能20噸左右。目前産品主要供應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大型批發市場,同時與一級渠道商、中高端零售商建立了穩定合作。”

  “十四五”期間,鎮原縣將蘋果産業作為促農增收、振興鄉村的支柱産業常抓不懈,通過科技驅動、政策扶持、品牌塑造與鏈條延伸,推動産業規模穩步擴大、效益顯著提升、活力持續增強,走出了一條特色優勢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路徑。

  面對産業升級需求,鎮原縣將科技創新貫穿於蘋果産業發展的全過程。全縣累計發展矮化密植園3.7萬畝,喬化園10.3萬畝,優化了種植結構。品種布局上,在穩固晚熟富士(佔70%)主導地位的同時,積極引進和擴種嘎啦、密脆、紅元帥、金冠等中早熟品種,以及瑞雪、瑞陽、維納斯黃金等新優品種,使早中熟品種佔比達到35%,有效延長了市場供應期,分散了采收壓力。圍繞“提質增效”,大力實施老舊低效果園宜機化改造,通過間伐、改形、高接換優、重茬建園等綜合措施,累計完成改造8115畝,顯著提升了果園的通風透光條件和機械化作業水平。同時,高度重視種苗這一産業源頭,建成300畝標準化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年出圃優質苗木80萬株,重點推廣3年生矮砧優質大苗建園,為新建果園和更新換代奠定了堅實基礎。

  鎮原縣積極培育多元經營主體,構建“雁陣”格局,提升産業組織化和規模化水平。全縣已培育現代化果業龍頭企業5家,規範提升合作社28家,扶持家庭農場4家,組建縣級果業協會1個,發展蘋果專業化服務公司(隊)8個,10畝以上果園大戶超過1500戶。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有效聯結小農戶與大市場,在11個重點鄉鎮建設100畝以上規模化果園4萬多畝,累計投入資金超億元,形成了強大的産業發展合力。

  依託“慶陽蘋果”公共區域品牌,鎮原縣全力打造自身蘋果品牌體系。全縣已註冊蘋果商標10個,其中2家獲得有機認證,4家獲得綠色認證,5家入選“甘味”企業商標品牌名錄。在各類品鑒評優活動中,鎮原蘋果屢獲殊榮,共榮獲金獎8個、銀獎6個。更值得一提的是,龍頭企業慶陽居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蘋果獲評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國家隊運動員備戰保障産品。全縣蘋果産業成功獲評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和中國優質蘋果生産基地縣,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産品品牌“三牌”聯動,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持續攀升。

  今年,鎮原縣圍繞蘋果産業實施了一系列重點工作和項目,成效斐然。在改造提升與基礎保障方面,不僅超額完成了年度老舊低效果園的宜機化提質改造任務,還積極建設苗木繁育基地,出圃優質苗木80萬株,並為1.5萬畝果園落實政策性保險,為果農穩定增收繫上了堅實的“保險帶”。面對多變氣候,防災減災與科技推廣同步發力,通過示範架設22&防霜機、購置3000&小型設備及儲備大量防霜物資,有效抵禦自然災害,同時建成市、縣級科技推廣點3個,加速了新優品種與技術的落地應用。為激活産業內生動力,鎮原縣注重主體培育與人才培訓,新培育壯大了一批龍頭企業、合作社與家庭農場,並通過18場次培訓將實用技術送達2150人次果農,全面提升從業者素養。今年統籌投入各類資金2256.54萬元,精準用於栽植更新、分選線提升、防雹網建設及品牌直銷等關鍵環節,極大激發了經營主體積極性。

  截至“十四五”末,鎮原縣蘋果面積達14萬畝,蘋果産量18萬噸,産值12億元,較“十三五”末凈增6億元。這片紅色的果實,已成為鎮原縣鄉村振興路上亮眼的色彩。(鎮原融媒全媒體記者張凡)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