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6 15:21:34 來源: 渭源縣委宣傳部

甘肅渭源:以“繡花之功”繪就安居新城

2025-10-16 15:21:34     來源: 渭源縣委宣傳部
字體:
分享到:

  當晨光為色彩斑斕的大地鍍上金邊,蘭渝鐵路的列車載着新一天的希冀駛過;當銀杏與法桐在街角織就五彩畫卷,晨跑的人們沿着渭河生態廊道感受草木的芬芳。這座被渭水滋養的小城,正以“一針一線”的精細與“一筆一畫”的深情,將“人民城市”的藍圖繡進煙火日常,讓“安居”與“樂業”成為35萬渭河兒女最真切的幸福感。

  近年來,甘肅省渭源縣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錨定“建設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生態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標定位,將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轉化為地方生動實踐,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正重塑城市基因,書寫着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渭源篇章。

  這座城市生長的脈絡,早已被繪進“一心、兩翼、三城、三軸、五片區”的藍圖裏。它不只是圖紙上的符號,更是一種從容的篤定——讓蔓延有方向,讓更新有溫度。

  “十四五”以來,渭源縣用173億元、89個城建項目作針線,以“繡花”的耐心,細細織補城市的經緯。路網、管網、供熱、供水,如同城市的血脈與神經,在無聲中強化;而更動人的,是這座城市開始學會呼吸——新增的1627個車位是它的節奏,7525套安居房是它的溫度,6.8平方公里的建成區是它舒展的身姿。

  “這座城市,越來越懂得如何讓人幸福。”市民李鳳霞的微笑,或許正是這座城市最真實的成績單。

  更新,不只是修補,更是賦能。三年來,11億元,9個項目——數字背後,是地下供水管網的重生,是冬季暖流的延伸,也是13條道路與2座公園的綠色升級。渭源執着於“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約定,將公園綠地繡進街角巷尾,讓每人享有18.76平方米的柔軟。於是,“省級園林縣城”“省級衞生縣城”不再只是稱號,而是可以漫步、可觸摸的日常。

  而管理,是讓美好持續生長的藝術。渭源信守“三分建、七分管”,用網格打撈細節,用智慧照亮角落。148處違建消散於無形,而一座“數字孿生”之城在雲端生長。黨建的紅色微光,滲入“微網格”,點亮了“紅鄰里·愛滿格”的溫情。這一切,被寫入《發展改革參考》,如同一封信,寄往更多渴望變美的城鄉。

  從成都來的王天寶、王曼玲夫婦,在這裡住了二十天。“乾淨,幹爽,舒服”,簡單的詞,卻是對一座城市最高的讚美。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從居住環境的改善,到心靈家園的棲居;從城市高效的治理到人民群眾辦事效率的提升;從歷史文脈的傳承,到詩與遠方的精神昇華……渭源城市飛速發展之中,始終以民為本,不離初心,並以生動實踐昭示,人民城市,不僅是空間的重構,更是文明的昇華;不僅是當下的安居,更是未來的期許。(王亞雄 漆曼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