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5 10:58:05 來源: 民族日報

康樂縣:香菇全鏈發展撐起鄉村振興“致富傘”

2025-10-15 10:58:05     來源: 民族日報
字體:
分享到:

  秋日的康樂,菌香四溢。在虎關鄉二十鋪村段家河香菇基地,一排排標準化大棚如銀色長龍蜿蜒田間。棚內菌架上,飽滿的香菇似撐開的“小傘”,從菌棒間悄悄探出“腦袋”。工人穿梭其間,採摘、分揀、運送,忙碌的身影與機器運轉聲交織成一幅豐收的圖景。

  這正是康樂縣香菇産業蓬勃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縣錨定特色農業發展賽道,將香菇産業列為鄉村振興的“重頭戲”,通過“建基地、引企業、延鏈條”三步走策略,推動産業實現“兩個轉變”:從過去的零星種植,升級為如今的規模化集聚;從單一鮮菇外銷,拓展至深加工産品多元布局,逐步構建起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産業鏈。不起眼的小香菇,已成為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菌”。

  在段家河香菇基地,剛採摘的鮮菇並未直接外銷,而是被送進一旁的烘乾車間。“鮮菇不好儲存,烘乾後不僅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賣上好價錢。”基地負責人段一林笑着説。他扎根食用菌行業已有6年,今年藉&政策東風轉型種植香菇,搭建起25個大棚,並配套冷庫與烘乾設備,帶動20多名村民就近就業。如今,烘乾後的香菇色澤鮮亮、香氣濃郁,成為市場的“香餑餑”,也讓村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産業增值的密碼,更藏在精深加工的環節中。在胭脂鎮大莊村的甘肅千楓祥菌業科技有限公司,鮮菇的“身價”被進一步挖掘。一部分鮮菇經分揀、分級、清洗後,送入冷鏈庫保鮮,發往外地商超;另一部分則被加工成香菇醬等産品,銷往更廣闊的市場。“從基地到企業,每多一道加工工序,香菇的附加值就多一分。”企業工作人員介紹,這種“前端種植保産量、後端加工提效益”的模式,讓康樂香菇不僅不愁種,更不愁賣。

  今年,康樂縣香菇産業迎來産銷兩旺的良好局面,也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就業增收,産值與帶動增收成效雙雙創下新高。下一步,康樂縣將在菌種研發、品牌推廣、市場拓展等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擦亮“西北高原夏菇之鄉”的金字招牌,讓小香菇真正長成支撐鄉村振興的“大産業”,為群眾撐起更加穩固的“致富傘”。(記者 馬琼潔)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