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靜寧:“金果”築就富民路-新華網
首頁> 正文

平涼靜寧:“金果”築就富民路

2025-10-15 08:53:26
來源:甘肅日報

  原標題:靜寧 “金果”築就富民路

  金秋時節,穿行在靜寧縣的山川垣峁間,連片的蘋果園內碩果纍纍。

  “今年政府推廣新技術,4畝老果園‘返老還童’,蘋果品質更好了,預計能多掙兩萬元!”靜寧縣余灣鄉王坪村果農王新社撫摸着色澤鮮亮的蘋果,笑容燦爛。

  近年來,靜寧縣以蘋果産業為筆,在黃土高原上繪就了一幅從“零星種植”到“全鏈開花”的壯闊畫卷——帶動19.6萬人穩步增收,走出一條“産業強、農民富”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種源革命”築牢産業根基

  走進靜寧縣蘋果良種苗木組培繁育中心,一排排脫毒苗木青翠欲滴,猶如孕育希望的“綠色工廠”。這裡每年可産出200萬株優質苗木,為老果園改造提供堅實的“種源保障”。

  靜寧縣堅持“聯農帶農、到人到戶”,累計建園近70萬畝,2020年以來投入銜接資金3.1億元,改造老果園8萬畝,建成密植示範園8萬畝,標準化管理果園16萬畝。

  項目謀劃更是“精耕細作”。靜寧縣通過鄉村立項、行業預審、部門聯審、領導小組終審“四步程序”,確保每個入庫項目精準科學;動態管理機制則讓産業項目“滾動發展”,去年入庫項目中産業佔比超50%;清單化調度、資産確權登記、“四個一批”分類推進路徑……一套組合拳讓項目快速投産達效。

  智慧果園點亮現代農耕

  在靜寧縣威戎鎮智慧蘋果産業園,科技賦能傳統農業的場景令人驚嘆:水肥一體化系統自動運作,智慧滴灌可精確到每一畝地的用水量。“智慧滴灌就像給果樹‘打點滴’,缺什麼補什麼!”基地負責人比喻道。

  靜寧縣持續推進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建成16個果品專業鄉鎮、160個專業村,形成3條10萬畝以上蘋果示範帶。

  今年更深入開展“六大行動”,完成老果園改造2萬畝,標準化管理80萬畝,農業保險覆蓋25.2萬畝,全縣果園面積突破百萬畝。

  標準化是靜寧蘋果領跑市場的“密碼”。全縣認證“三品一標”及ISO標準化基地69.4萬畝,抓建現代高新示範園10處,土壤改良提升5萬畝。“靜寧果農”勞務品牌更將10萬勞動力嵌入産業鏈,實現“從果園到車間”的精準就業。

  鏈條延伸激活“倍增效應”

  “一噸鮮蘋果市價約2000元,加工成果脯增值為1萬元,製成蘋果脆片可達2萬元!”甘肅西物優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星用數據揭示産業鏈的魅力。

  靜寧縣培育壯大果品企業161家,引進精深加工、智能分選項目,總儲藏能力65萬噸,加工轉化果品15萬噸。蘋果脆片、果醋、果酒等産品遠銷海外,特色旅游、物流運輸等第三産業隨之蓬勃發展。

  品牌戰略蹄疾步穩。連續三屆中國蘋果産銷峰會舉辦、“新華·中國蘋果價格指數”上線、靜寧蘋果産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陸“新三板”、“靜寧蘋果”入選國家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

  今年以來,靜寧縣10戶果品企業獲批使用地理標誌專用標誌,“靜寧蘋果”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聯農帶農織密共富網絡

  在靜寧,蘋果不僅是“致富果”,更是串聯起千家萬戶的“共富鏈”。

  靜寧縣創新探索吸納就業、公益崗位、訂單生産、入股分紅、以工代賑等14種利益聯結方式,量身定制群眾需求——有的進入産業鏈成為産業工人,有的通過訂單生産吃上“定心丸”,有的憑土地入股坐享分紅。

  “去年我在合作社務工掙了2萬元,年底分紅又拿了3000元”“技術有指導、年底有分紅、果品還包銷,去年收入40多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果農們紛紛笑着算起增收賬。

  為破解“豐産不豐收”難題,中投公司定點幫扶實施的“保險+期貨”項目持續覆蓋全縣,累計為6.24萬戶果農兜底風險;東西部協作建設的“一縣兩園”帶動1.5萬農戶穩定增收。

  靜寧當地龍頭企業引領也至關重要。通過“國有平台公司+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2022年以來,産業幫扶項目惠及4.2萬戶18.04萬人次,與4.76萬戶20.47萬人建立利益聯結。

  一顆紅蘋果,正帶着靜寧人走向更加寬廣的共富之路。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田麗媛 通訊員 郭佳玥

【糾錯】 責任編輯:劉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