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5 10:56:47 來源: 民族日報

永靖縣:花椒繪就豐收圖景

2025-10-15 10:56:47     來源: 民族日報
字體:
分享到:

  金秋時節,走進永靖縣三垣鎮胥垣村,房前屋後晾曬的幹椒層層疊疊,濃郁的椒香撲面而來,一幅“椒紅民富”的豐收圖景在田野間徐徐展開。作為我州花椒種植核心區,永靖縣近年來錨定花椒産業深耕細作,讓這顆不起眼的“小紅果”蝶變為群眾增收致富的“金果果”,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據永靖縣林草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金光輝介紹,目前該縣花椒種植規模達3.39萬畝,其中挂果面積約3.26萬畝,畝産穩定在50公斤左右,年産量約1600噸。花椒種植覆蓋三垣鎮、峴垣鎮和楊塔鄉等14個鄉鎮的46個行政村,形成了一條規模可觀、連片發展的花椒産業帶,成為縣域特色農業的重要支柱。

  在品種選擇與品質優勢上,永靖縣精準發力。當地主要種植臨夏刺椒和綿椒,以及從武都引進的大紅袍與八月椒,其中臨夏刺椒和臨夏綿椒佔比超90%。依託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永靖花椒形成了“皮紅籽小、色澤鮮艷、麻味醇正、香氣濃郁”的鮮明特質,在市場上廣受消費者青睞。今年幹花椒市場行情向好,臨夏刺椒收購價每公斤100元、綿椒每公斤50元,該縣花椒年産值達1.44億元,産業效益持續凸顯。

  當前,永靖花椒以群眾分散種植為主,每年8月花椒成熟季,椒農們手工採摘後,借助自然陽光晾曬脫水,再由周邊商販上門收購,形成了“種植—晾曬—收購”的基礎産銷模式。為推動産業從“有量”向“提質”跨越,永靖縣打出政策“組合拳”,從資金扶持、技術指導、人才培育等方面給予全方位保障。

  去年,永靖縣林草事業發展中心牽頭開展花椒産業摸底調查,組織專業人員深入各鄉鎮,詳細採集種植面積、區域分佈、品種結構、病蟲危害、栽培方式、經銷模式、倉儲條件及經濟收益等基礎數據,走訪種植大戶與經營主體,深度剖析産業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為後續科學決策、精準施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今年花椒價格好,家裏收成也不錯,收入比往年多了一大截!”三垣鎮胥垣村村民沈明紅的話語裏滿是喜悅。他坦言,過去花椒種植靠天吃飯,凍災對産量影響極大。今年,他主動為花椒地投保農業保險,每畝若遭遇凍災可獲得90元賠償,有效降低了種植風險。在日常管理中,沈明紅還緊跟科技步伐,按照農業專家的建議調整修剪手法與施肥策略,精細化的科學管理讓他家花椒的品質和産量實現“雙提升”。“政府的扶持太貼心了,既有技術指導,又有資金補貼,咱們種椒的底氣越來越足!”沈明紅的心聲,道出了眾多椒農的共同感受。

  展望未來,永靖縣將繼續聚焦花椒産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深挖品牌潛力,推動産業向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産、品牌化運營方向邁進。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片土地上的棵棵花椒樹,將真正成為群眾持續增收的“搖錢樹”,為永靖縣鄉村振興續寫更加精彩的新篇章。(記者 張姝 實習記者 孟慶玲)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