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5 10:52:18 來源: 白銀日報

白銀區田間測産摸底數精準算好豐收賬

2025-10-15 10:52:18     來源: 白銀日報
字體:
分享到:

  近日,白銀區王峴鎮紅星村的玉米田裏一片繁忙景象。種植大戶李興亮種植的300畝玉米即將迎來成熟。而此時,他的玉米田又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白銀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正在開展玉米測産工作。

  據了解,白銀區農業農村局今年布設了26個測産點,針對白銀區範圍內單一作物連片規模不少於100畝的玉米、小麥,涉及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集體經濟組織等。從測産結果來看,各類作物産量情況清晰呈現。白銀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土肥站站長張安民介紹:“通過測産,玉米的畝産量能達到950-1000公斤,和尚頭小麥畝産130公斤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高標準農田的産量表現尤為亮眼,張安民&&:“高標準農田的玉米地裏乾淨,是按標準種,空桿就特別少,産量基本上在逐年提高,個別的産量能達到1200公斤。”

  開展測産工作,對於白銀區糧油産業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白銀區農業農村局農技中心副主任任俊介紹:“開展測産工作,主要是為了鼓勵白銀區各類種植經營主體的積極性,提高全區的糧油作物單産的水平。”

  測産工作不僅能準確掌握作物産量情況,還能為後續農業生産提供有力指導。張安民説:“通過測産,我們和種植大戶、合作社一塊剝顆粒,他們也找到了差距,比如缺苗、種植密度不夠。為以後農戶種好糧食、提高技術、提升産量打基礎。”

  對於此次測産工作,玉米種植大戶李興亮感觸頗深,他説:“通過玉米測産工作,我們和當地的同行、種植大戶,會互相溝通,在品種選擇、施肥方案、灌水情況等工作上總結經驗,為白銀區的玉米生産工作保駕護航。”(黃濤)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