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碩果飄香。近日,景泰縣中泉鎮萬畝玉米迎來豐收季,放眼望去,金黃的玉米田間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機轟鳴着穿梭作業,將飽滿的玉米顆粒盡收囊中;運糧車往來穿梭,滿載着豐收的果實駛向倉儲點;農戶們手捧顆粒飽滿的玉米,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一幅産業興旺、農民富足的“金色豐收圖”在這片土地上生動鋪展。
作為中泉鎮的支柱産業,近年來玉米種植在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上穩步前行。據悉,目前中泉鎮的玉米種植面積已達4.23萬畝,佔全鎮耕地總面積的近一半。為提升種植效益,鎮裏大力推廣“集中連片、統一管理”的經營模式,從播種到收割全程實現機械化作業,讓土地利用率和玉米産出效率顯著提升,産業的經濟效益持續釋放,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鞏固傳統種植優勢的基礎上,中泉鎮還立足資源稟賦,積極培育玉米制種特色産業,為玉米産業發展開闢新路徑。以大水村玉米制種綜合交易中心為核心平台,該鎮創新構建 “種子公司+交易中心+農戶”的全鏈條服務模式,農戶在這裡可一站式完成玉米種子的質檢、稱重、結算等流程,有效解決了以往種子銷售渠道分散、價格波動大等難題。這一模式不僅讓農戶的銷售更省心、收益更穩定,更助力“中泉良種”走向更廣闊的市場,進一步提升農産品附加值。
豐收的背後,離不開技術的堅實支撐。為保障玉米産業穩定發展,中泉鎮組建了由縣農技中心、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幹部構成的專業技術服務隊,依託“田間課堂”為農戶提供全周期“點對點”技術指導。從播種期的科學密植調控,到生長期的精準水肥管理、綠色病蟲害防治,再到收穫期的機械化收割技巧與科學儲存方法,技術服務貫穿玉米種植的每個環節,用專業技術為玉米豐收保駕護航,讓農戶在種植過程中懂技術、會管理、能增收。
展望未來,中泉鎮對玉米産業的發展規劃清晰明確。下一步,該鎮將圍繞玉米産業做精做深,一方面探索産業融合新模式,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持續強化農業技術應用與良種推廣,推動玉米種植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方向發展。(記者張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