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4 17:39:24 來源: 天水日報

産業“鏈”就富民路 鄉村振興動力足——天水特色農業産業發展見聞

2025-10-14 17:39:24     來源: 天水日報
字體:
分享到:

  産業興,則百姓富。近年來,我市各縣區依託當地特色資源,積極探索,不斷優化調整産業結構,暢通種、養、産、銷渠道,做好強鏈延鏈補鏈文章助農增收,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不竭動力。

  近日,走進清水縣土門鎮小莊村千畝高粱産業基地,成片的高粱映入眼簾,十余名村民穿梭田間,熟練地收割、捆綁、裝車,一派繁忙景象。“我一直在高粱基地務工,一天能掙100多元,一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小莊村村民蘇輝説,“農閒時在家門口打工,既能照顧家裏又能掙錢,感覺真好。”

  該種植基地採取“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經營主體+農戶”模式,由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統籌規劃。基地共種植高粱1500畝,其中村集體種植200畝,3個經營主體種植1000畝,52戶農戶種植300畝,以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的方式確保互利共贏。

  小莊村副主任張志強説:“小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在千畝高粱種植基地種植高粱200畝,每畝收入1000元以上,預計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帶動周邊32戶群眾就近務工。”

  今年,為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土門鎮依託高粱産業建成高粱文創産品加工車間。走進雲山村的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嫻熟地扎笤帚,經過捆紮、整形等多道工序,一把把小笤帚很快就製作完成。“我在車間扎小笤帚,一天能掙七八十元,一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在家門口打工的雲山村村民李巧娃高興地説。

  “加工車間自9月份試運營以來,一天生産大笤帚1000把左右、小笤帚100把左右,每天吸納村上剩餘勞動力20餘人。”該加工車間負責人劉旭斌説。

  土門鎮還將大力實施笤帚加工産業園建設,爭取中央財政銜接資金130萬元,在雲山、豐盛村建設高粱文創産品加工車間,註冊“梁小匠”商標,推動“高粱種植+笤帚加工+文創研發”全鏈發展。

  土門鎮副鎮長崔澤邦説:“目前全鎮高粱種植面積達10560畝,建成千畝以上集中示範點2個,帶動380戶農戶增收。”

  近年來,甘谷縣持續發力特色優勢産業,以産業興旺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走進安遠鎮鞏川村的“陽光玫瑰”葡萄産業園,只見藤蔓間垂挂着一串串飽滿的葡萄,晶瑩剔透,香氣襲人。

  “我們園區總面積100畝,主要發展種養殖結合的綠色生態農業,種植的葡萄有陽光玫瑰、浪漫紅顏、早熟密光等六個品種,一年收入120萬元左右。”該産業園負責人王國強説。

  安遠鎮黨委副書記張旭鼎説:“安遠鎮立足農業大鎮實際,在推動蘋果、花椒、辣椒、中藥材四大支柱産業提質增效的同時,積極引進新型經營主體,多元化發展設施櫻桃、陽光玫瑰葡萄、藍莓等十余類特色産業,逐步探索出一條特色産業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市近年來積極打造品牌、延伸産業鏈條,有力推動特色農業向産業鏈高端和價值鏈核心持續升級。通過深入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特”“一縣一業”發展模式,一批原本小而散的“土特産”逐步成長為大産業、好産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增效的重要支柱。(記者 李旺旺 崔柏漩)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