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10月16日是第45個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手拉手共倡多樣美食,聚合力同創美好未來”。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減少損耗浪費正是築牢糧食安全屏障的關鍵一環,節約即是增收,減損等同增産。即日起,甘南州融媒體中心推出糧安記者行系列報道,聚焦糧食安全保障的關鍵環節,挖掘典型經驗,引導全州上下持續推進糧食全鏈條節約減損,凝聚起全社會愛糧節糧的磅礡力量,共同把中國人民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更安心。
近年來,甘南州深度聚焦強儲備、保應急核心職能,以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儲安全保障水平,全力守護甘南糧倉安全。

近日,記者走進合作市儲糧一線企業合作市永盛達糧油有限責任公司,探訪企業在糧食儲存與運輸過程中採取的具體措施與技術手段。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糧食從田間到餐桌,儲存和運輸環節是極為重要的過渡階段。減少糧食在這兩個環節的損耗,將糧食出庫損耗降低在0.2%範圍之內,就相當於變相增加了糧食産量,在強化公眾節糧意識的同時,企業注重內部管理,持續加強對員工的糧食安全教育,推動節糧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合作市永盛達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副經理黃曉冬説:“在技術方面,我們引入了智能化糧情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糧食的溫度、濕度、蟲害等情況。在管理措施上,我們建立了嚴格的倉儲管理制度,對糧食入庫、儲存、出庫等各個環節都制定了詳細的操作規範。定期對倉儲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升業務能力,確保各項儲存工作精準無誤。”

節糧減損不僅是對儲糧環節提出的技術性要求,更是一項關係國計民生的系統性工程。相關單位部門的協同努力,每一個糧庫的精細化管理,正共同築起國家糧食安全的堅固防線,守護着大國糧倉的堅實基礎。
合作市發改局副局長王文剛介紹:“我市糧食儲備庫是省、州、市‘三級’儲備糧的重要儲備地,也是全州唯一承擔‘三級’儲備糧的糧庫。當前,庫內承儲‘三級’儲備糧共8300噸,儲備應急成品糧麵粉120噸、大米50噸、食用植物油75噸,能為全市群眾提供3-4天的成品糧和半年的原糧保障,同時肩負着軍糧供應、居民口糧保障及救急賑災等重要職責,保障了糧食安全。”

據了解,甘南將繼續打造符合新時代新要求的智慧綠色糧倉,實現科技儲糧、綠色儲糧,確保將甘南老百姓的“飯碗”端得更牢、更穩、更好。目前甘南州州級儲備糧綜合庫項目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將有力增強區域糧食調控能力,優化糧食儲備布局結構,對保障甘南糧食安全、提升供應能力以及促進糧食産業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甘南融媒記者 成回 吳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