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2025 10-13 18:35:45 來源: 甘肅日報

從“一頭牛”到“一條鏈”——平涼市崆峒區紅牛産業發展躍遷記

2025-10-13 18:35:45     來源: 甘肅日報
字體:
分享到:

  清晨的薄霧剛剛散盡,平涼市崆峒區大寨鄉千頭肉牛養殖基地裏,紅牛養殖大戶吳春剛推開牛舍,體格健壯、毛色光亮的“平涼紅牛”的叫聲此起彼伏。

  他一邊添加草料一邊説:“現代化牛棚是自動化控溫、出水、上料。咱這牛,肉好。目前,我養了400多頭紅牛,平時我們也經常直播紅牛的日常生活,粉絲數噌噌地漲,銷路寬了,銷量也增加了,日子也更有奔頭了。”

  吳春剛的信心,源於近年來崆峒區持續推進的平涼紅牛産業鏈建設。

  今年以來,崆峒區聚焦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與百億級産業集群目標,通過“擴繁增量、品種優化、飼草供應、強龍延鏈”等一系列組合拳,全力推動牛産業擴規模、提品質、延鏈條,賦能鄉村産業振興。截至當前,全區肉牛飼養量達25.8萬頭,出欄12.9萬頭。

  如今,崆峒沃野間,處處沸騰着牛産業發展的火熱景象。這既是崆峒區鄉村産業發展堅實的成果,更是平涼紅牛産業鏈驅動鄉村振興、打造“崆峒樣板”的生動實踐。

  築平台

  産業鏈延伸有了新支撐

  在崆峒區四十里鋪鎮,平涼紅牛肉品存儲與精深分割生産線建設項目正全速推進。施工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繁忙有序地作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據悉,該項目聚焦平涼紅牛精深加工關鍵環節,致力於補強産業短板、延伸産業鏈條、顯著提升産品附加值。

  與此同時,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中期評估全面完成,中濱平涼紅牛産業園、平涼紅牛大數據管理中心、鄉級凍配站提升改造等一批産業園重點項目同步推進。

  在産業鏈下游,圍繞平涼紅牛品牌創建,今年新培育的5家平涼紅牛餐飲門店、直營店和體驗店,讓優質牛肉從牧場直達餐桌。

  “近年來,崆峒區緊盯産業發展機遇,全力推動園區創建,編制完成了《甘肅省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規劃》《甘肅省崆峒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方案》。經過積極申報和全力爭取,成功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立項名單,成為全國第12個以牛為主導産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填補了平涼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空白。”崆峒區畜牧獸醫局副局長朱洪力説。

  增後勁

  政策賦能注入了新動力

  “崆峒區的紅牛養殖十項獎補政策,精準解決了我們的難題。我們領到了現金補貼,新建了標準化牛棚。這樣的實惠,讓我們敢投入、敢擴欄,腰桿子挺得更直。”説起今年的擴繁增量政策,崆峒區白水鎮榮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位榮軍連連稱讚。

  近年來,在全鏈發展的進程中,崆峒區制定&&了《崆峒區平涼紅牛全産業鏈建設實施方案(2024—2026)》《關於加快推進平涼紅牛擴繁增量的十條政策措施》等牛産業發展激勵政策,聚焦規模養殖、增量擴群、品種培育、飼草供應、品牌營銷等多個方面,通過“真金白銀”的獎勵補貼,助推平涼紅牛産業高質量發展。

  一經成鏈的平涼紅牛,越長越壯、越育越多。

  崆峒區落實平涼紅牛擴繁增量十條政策措施,舉辦獎補資金髮放儀式5次,落實獎補資金1637萬元;培育平涼紅牛繁育示範場8家,選育平涼紅牛育種群1710頭;加大平涼紅牛育種群基礎母牛保護力度,保護平涼紅牛核心育種群基礎母牛300多頭,落實補貼資金60萬元;對全區平涼紅牛佔比達到50%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企業、合作社),青貯的優質飼草按照每立方米35元進行補助;鼓勵支持企業在蘭州、平涼等地開設平涼紅牛餐飲門店、直營店和體驗店。在全區平涼紅牛存欄量持續增加的同時,不僅夯實了産業根基,而且驅動“平涼紅牛”的品牌影響力與美譽度持續攀升。

  強引擎

  産業發展集聚了新動能

  在“建項目”與“增效益”的加持下,平涼紅牛産業招商引資成果豐碩,銷售渠道越來越廣。

  今年來,崆峒區先後組建專項招商小組,赴北京、天津、河南、四川等地開展招商5次,成功引來“金鳳凰”;與天津通和飼料有限公司簽訂了投資1億元的平涼紅牛營養中心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引進中濱控股集團投資建成中濱平涼紅牛産業園……

  “這些項目的引進讓我們平涼紅牛産業發展體系更完整。”崆峒區畜牧産業發展中心主任林歡慶&&。

  優質飼草的供給能力是平涼紅牛茁壯成長的源動力。金秋時節,在崆峒區的田間地頭,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大型收割機在玉米地裏來回穿梭作業。

  大寨鄉養殖大戶馬孝忠説:“今年我通過合作社流轉1100余畝種植青貯玉米,充足的後期飼草料收儲,為紅牛養殖提供了堅實的飼料保障。”

  從崆峒區畜牧獸醫局了解到,今年以來,該區持續推進“糧改飼”工作,成效顯著。數據顯示,今年全區玉米種植面積達35萬畝,玉米秸稈青貯量將突破60萬噸,有效夯實了畜牧業發展的飼草基礎。

  與此同時,産業蓬勃發展的背後,離不開一套嚴密的疫病防控網絡作為堅實後盾。該區做好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常規免疫和定期補免,通過實現疫情監測、消毒滅源、檢疫監督三個全覆蓋,嚴把肉牛入場、宰前、屠宰流程檢疫“三道關”。

  目前,肉牛産地檢疫率規模養殖場達到100%,屠宰檢疫率達100%,散養戶達90%以上,確保了産業安全生産。

  秋日暮色中,在崆峒區的南北部垣區,一台&&型青貯玉米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將玉米整齊收割。不久後,這些優質飼草將成為平涼紅牛過冬的“營養餐”,融入這條蓬勃發展的産業鏈條,化作驅動平涼紅牛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從分散養殖到集群發展,從單一生産到全鏈升級,平涼紅牛産業正成為崆峒區鄉村振興發展的核心引擎。隨着養殖規模的持續擴大,平涼紅牛産業也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提供強勁動能,進一步帶動了崆峒百姓增收致富。”朱洪力説。(魏麗)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