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
歷史性成就 標誌性成果 突破性變革——“十四五”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十四五”規劃臨近收官。這五年,甘肅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績?又有哪些亮點?
“經過‘十四五’的這五年,甘肅省發展基礎更加堅實,發展條件更加有利,發展動力更加強勁。”在10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決勝收官‘十四五’ 爭先進位話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丁巨勝介紹。
回顧“十四五”,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甘肅省各族人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勇毅前行,加快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四強”行動,着力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紮實做好“五量”文章,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標誌性的成果、突破性的變革。
2021年,甘肅地區生産總值實現歷史性突破、跨上萬億元&階,2024年總量達到1.3萬億元,四年連跨4個千億台階。四年地區生産總值平均增速達到6.0%,高於全國5.5%的平均水平。
發展的基礎更加夯實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在實體、在産業。要把實體經濟抓上去,就必須讓産業基礎強起來,這牽動着全局、關乎着長遠。
“十四五”的這五年,甘肅産業支撐能力進一步提升:
看一産,甘肅着力打造全國現代寒旱特色農業先行基地,2024年甘肅省“牛羊菜果薯藥”全産業鏈産業規模持續擴大、效益顯著增加,總産值達近5000億元。
如今,甘谷辣椒、靜寧蘋果、武都花椒等一大批“甘味”品牌脫穎而出,“甘味”連續4年蟬聯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百強榜首。甘肅省玉米産種量、馬鈴薯生産原原種、中藥材産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更擁有全國面積最大的瓜菜花卉對外制種基地。
看二産,甘肅大力實施強工業行動,着力推進産業興省,傳統産業、新興産業比翼齊飛。甘肅省工業佔GDP比重由2020年的24.2%提高到2024年的26.9%。2024年甘肅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0.8%,超全國五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二位。
現在的甘肅,傳統産業、老工業基地生機煥發。“十四五”時期,甘肅實施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實施14條重點産業鏈項目1835個、“三化”改造項目1424個,工業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現在的甘肅,新興産業蓬勃發展。“十四五”時期,甘肅加快推進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甘肅省新能源並網裝機較“十三五”末增長216.9%,新能源裝機新增5108萬千瓦、達到7463萬千瓦,是2020年的3倍多。2024年,規上工業新材料、生物醫藥、裝備製造産業産值分別較2020年增長154.5%、74.0%、72.4%。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省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産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目前,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甘肅)建設有力推進,慶陽數據中心算力規模達到6.6萬P。金白蘭武有色金屬集群、寶漢天工業母機集群入選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同時,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未來産業加快布局。
看三産,“十四五”時期,甘肅實施服務業企業三年倍增計劃,2024年限上服務業企業達到1264家,較2020年增加了282家。甘肅省網絡零售額由2020年的410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603.5億元,年均增長10.1%。
在産業加快發展的同時,甘肅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整體保護,大美隴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截至2024年,祁連山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區域佔比增加37.5%,黃河甘肅段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8.2%。甘肅省森林覆蓋率由2020年的11.3%提高到2024年的12.2%。甘肅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2.7%,地表水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到98.6%。
發展的動能更加強勁
改革開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十四五”時期,甘肅錨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牢牢牽住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積極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引領帶動各領域改革協同深化,助推甘肅省經濟發展逆勢而進、向上向好、量質齊升。
這五年間,甘肅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2024年省屬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8793.06億元、利潤總額194.02億元,較2020年同期分別增長28.18%、130.37%。
這五年間,甘肅數字政府建設提速增效,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到98%以上,“甘快辦”線上辦件量由2021年的115.1萬件提升到2024年的692.3萬件。
這五年間,甘肅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全國率先推行投資項目信用承諾制改革,“標準地”改革實現“拿地即開工”。營商環境評價14項一級指標中11項全國靠前、西部領先,57項二級指標中44項全國靠前、50項西部領先。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帶動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持續增強。截至2025年8月底,甘肅省實有民營經營主體233.33萬戶,佔甘肅省經營主體的94%。
改革更加深入,開放的腳步也更加堅定。
“十四五”以來,甘肅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積極服務和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國內國際雙循環。
如今,甘肅省開通運營中歐班列、中亞班列等覆蓋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班列,首發中歐中亞圖定班列、國際卡車班列和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國際班列。空港陸港和鐵路口岸建設紮實推進,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和中國(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中國(天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平台功能日趨完善。
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甘肅省進出口總值連續突破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大關,2024年甘肅省外貿進出口額達615.4億元,增速居全國第一,較2020年的380.3億元提高了61.8%。
改革開放,也為甘肅省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創造了良好條件。
“十四五”以來,甘肅着力推進強科技行動,創新型甘肅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一系列科技成果相繼涌現,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武威2兆瓦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達到滿功率運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打破國際壟斷,“甘肅造”腫瘤治療“重器”走向全國;我國首&離子液氫氣壓縮機研製成功,“高效緊密數控徑向鍛壓機”卡脖子技術成功攻克……目前,甘肅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12%,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到51.7%。2024年甘肅省研發人員6.63萬人,較2020年增加了2.32萬人。
發展的成果更可感可及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十四五”以來,甘肅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推進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全面提升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着力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五年,甘肅堅持就業優先導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計穩崗位、促輸轉、保就業。城鎮年均新增就業32萬人以上,年均輸轉城鄉富餘勞動力500萬人次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6%以內。
這五年,甘肅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甘肅省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分別穩定在98%、95%以上。
這五年,甘肅省持續加強教育、衞生、文旅、社服、全民健身、“一老一小”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累計下達中央投資和省預算內投資236億元,努力補齊社會領域短板弱項,有力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目前,甘肅省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建設,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從2.65人增長到3.67人。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13年。“一老一小”服務體系不斷完善,護理型養老床位的佔比超過60%,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29個、較2020年增加了3.99個。
這五年,甘肅加快推進城市更新,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16.72萬套,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50個,更新改造燃氣等四類地下管網6179公里,改造污水管網2525.51公里。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安置12.39萬戶、43.77萬人,成效顯著。
這五年,甘肅省推動支持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二期、簡牘博物館等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成,嘉峪關關城、和政古動物化石、張掖平山湖大峽谷等一批重點景區旅游基礎設施提升以及敦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創新、麥積山石窟、南佐遺址保護利用等項目順利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經過‘十四五’這五年,甘肅進入國家重大戰略疊加、重大政策加力的機遇期,爬坡過坎、追趕進位的關鍵期,厚積薄發、大有可為的上升期。”丁巨勝説。
“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謀篇蓄勢。站在新的起點上,甘肅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苦幹實幹,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