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涇川大地上,紅艷艷的蘋果挂滿枝頭,空氣裏瀰漫着清甜的果香。而比這果香更濃郁的,是當地産業發展的滾滾熱潮。
近日,涇川縣招商引資工作迎來重要成果——甘肅樂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果脯深加工項目與涇川果聚源果汁有限公司年産2萬噸蘋果清汁生産線項目同步投産,為當地蘋果産業裝上了深加工的“雙引擎”。這兩大項目的落地,不僅填補了涇川高端果脯和規模化清汁加工的産業空白,更標誌着涇川蘋果産業從傳統“鮮果外銷”向“高附加值轉化”的戰略性跨越。一條“前端提品質、後端延鏈條”的産業發展閉環正在形成,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品牌引領,打造高端果脯新標杆
甘肅樂果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落地,為涇川蘋果産業帶來了全新的品牌視野。該公司由國內果脯蜜餞領域頭部企業浙江雪海梅鄉食品有限公司聯合合夥人組建,後者作為行業翹楚,深耕市場十餘年,已形成“三地四廠五公司”的産業布局,旗下“雪海梅鄉”系列産品覆蓋全國2000余家商超,年銷售額突破3億元。“將生産線建在蘋果主産區,既能讓新鮮原料近距離直達車間,保證産品品質,又能幫助果農穩定銷路、提升收益。”樂果源公司負責人道出了項目落戶涇川的初心。
該項目坐落於涇川縣中小企業孵化園,總投資1500萬元,採用國內先進的低溫烘乾和鎖鮮工藝,能最大程度保留蘋果的營養成分與天然風味。項目投産後,每年可消化本地及周邊蘋果原料1.2萬噸,年産優質果脯1000噸,年産值達2000萬元,同時直接為當地群眾提供80多個“家門口就業”崗位。
盤活存量,實現蘋果“全果利用”與果脯項目的“全新布局”不同,蘋果清汁項目走的是一條“盤活閒置資源、提升循環效益”的創新發展之路。涇川縣巧妙利用原恒興果汁廠的閒置廠房與設備,引入專業運營團隊組建涇川果聚源果汁有限公司,投入8000萬元完成産權變更與全面技術升級。改造後,生産線産能從原來的40噸/小時提升至70噸/小時,年加工濃縮果汁達到2萬噸,主打濃縮清汁、濁汁産品,既供應國內大型飲料企業,也瞄準國際出口市場。
該項目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它徹底破解了長期困擾果農的“殘次果處理難”問題——小果、次果全部用於榨汁,榨汁産生的果渣再加工成飼料,真正實現了“從一顆蘋果到一滴果汁,再到一塊飼料”的全産業鏈閉環。“按年加工2萬噸濃縮汁計算,項目能消化下撿果15萬噸,帶動周邊果農增收超200萬元,還能提供90多個就業崗位,閒置廠房一下變成了‘致富廠房’。”果聚源公司負責人算起的這筆“富民賬”,生動詮釋了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28天投産,“涇川速度”背後的溫度
從項目簽約到正式投産,最快僅用28天——這一令人驚嘆的“涇川速度”,背後是當地政府“專班式服務”的全力支撐。針對兩大重點項目,涇川縣專門成立專項服務組,整合招商、市場監管、工業集中區、電力等多部門力量,創新推行“需求清單化、服務上門化”工作模式。
樂果源項目急需大功率用電保障,服務組3天內協調完成線路改造;果聚源項目面臨産權變更難題,7天內辦結所有手續;企業無需跑部門,材料由專班上門收取,辦理完成後再送回企業手中……這種“保姆式”服務讓企業印象深刻。“原本以為異地投産要耗費幾個月時間,沒想到在涇川28天就順利開機。這種高效服務,讓我們對後續擴産更有信心。”樂果源公司負責人的感慨,道出了企業對涇川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
雙鏈融合,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兩大深加工項目的投産,正與涇川縣蘋果前端種植升級形成“共振效應”。涇川蘋果産業過去依賴鮮果銷售的單一模式正在被打破,一條從種植到深加工再到品牌營銷的全産業鏈已經初具規模。“下一步,我們還將引進蘋果脆片、蘋果醋等深加工項目,讓涇川蘋果不僅能‘鮮賣’,更能加工成高附加值産品,真正讓蘋果産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鏈’、群眾增收的‘黃金鏈’。”涇川縣招商服務中心負責人説。
隨着一個個深加工項目的陸續落地,涇川蘋果産業正加速從“單一種植”向“全鏈增值”轉型。一顆普通的“小蘋果”,經過精深加工的蛻變,正釋放出更大的産業能量,承載着涇川人民的富民夢想,一步步照進現實。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蘋果産業正書寫着鄉村振興的嶄新篇章。(記者 呂金龍)
